
寒冬臘月。 清 孫枝蔚 《秋蝗》詩:“收穫望明年,除汝仗寒臘。”
“寒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寒臘指寒冬臘月,即農曆十二月(臘月)最寒冷的時期。該詞通過“寒”與“臘”組合,強調冬季的嚴寒特征。
清代詩人孫枝蔚在《秋蝗》詩中寫道:“收穫望明年,除汝仗寒臘。”,此處通過“寒臘”表達對寒冷季節的依賴以消除蝗災的期望。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集。
《寒臘》是一個漢語詞彙,它通常用于描述冬季的寒冷和嚴寒的感覺。這個詞可以指天氣寒冷,也可以指人體感到寒冷。
《寒臘》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月”,部首“宀”表示與房屋、住宅有關,部首“月”表示與日、太陽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寒臘》一詞來源于中國農曆,指的是農曆十二月的寒冷時期。在農曆曆法中,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冬季的寒冷被稱為寒臘。
在繁體字中,寒臘的寫法為「寒臘」。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寒臘》的古時候寫法為「寒邋」,字形稍有不同,但仍然具有相同的意思。
1. 今年的寒臘格外嚴寒,外出注意保暖。
2. 農曆臘月是中國人過年的重要時刻,寒臘的氣氛充滿喜慶。
3. 寒臘的風雪紛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
組詞:寒冷、臘月、寒意
近義詞:寒冷、嚴寒、冰冷
反義詞:溫暖、炎熱、熱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