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一種占卜法。《舊唐書·太宗紀上》:“其龜、易、五兆之外,諸雜占卜,亦皆停斷。” 宋 梅堯臣 《江南雜感》詩:“憂來憑五兆,拜樹賽黃豚。”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一:“折竹長寸餘者三,以手彈於幾,以占吉兇,命曰五兆,大意髣髴灼龜。”
五兆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均源自古代文獻與文化傳統:
指具體的數量單位“五百萬”。“兆”在古代漢語中可表示百萬(如《孫子算經》載“十億曰兆”),現代漢語中則多指萬億(102),但在特定語境中仍保留古義。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卷,第635頁。
指龜甲灼燒後形成的五種裂紋形态,對應五行學說,用于預測吉兇:
來源:《尚書·洪範》疏引《易經》古注(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2010年版)。
唐代将“兆”作為行政區域單位(如京兆、河南兆),“五兆” 是管理長安城外五大陵墓區(獻、昭、乾、定、橋五陵)的機構,負責祭祀與維護。
來源:《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卷四十八。
以上釋義綜合古代典籍、權威辭書及曆史制度,涵蓋數學、占卜文化與職官領域,體現漢語詞彙的多維意涵。
“五兆”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古代占卜法
這是該詞的核心含義,最早見于《舊唐書·太宗紀上》,指用龜甲、竹籤等工具預測吉兇的占卜術。宋代梅堯臣在《江南雜感》詩中提到“憂來憑五兆”,說明此占卜法在民間有一定傳播。唐代曾将五兆與龜蔔、《周易》并列,作為官方認可的占卜方式。
現代數值引申
在部分語境中,“五兆”可拆解為“五”與“兆”,其中“兆”作為數字單位存在古今差異:
需注意:現代使用“五兆”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沿用古義(占卜)還是數值表達,後者更多出現在金融、科技領域。
阿唯白本被襆徧師變奏别敬超類絕倫騁快重述酬神箠殺大明曆頂收東館耳也法羅群島反擾附識毂毂歸類簋飱寒缸懷撫患難與共會逮霍曶觳觫車寄庫驚濤巨浪窺瞷窺取列星李郭仙鹿門門禮門路木城牛錄章京怕敢幈宮牽情起廢輕薄蓮華傾忱清允蛩山阙敗人心所向榮盛三代人物商枚弄色絁布仕籍霜柹斯文掃地素馔險湊絃外之響遐心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