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遐心的意思、遐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遐心的解釋

(1).與人疏遠之心。《詩·小雅·白駒》:“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朱熹 集傳:“毋貴重爾之音聲,而有遠我之心。” 明 湯顯祖 《答門人桂仲雅書》:“我所思兮在 桂林 ,乃三年不通一問,而有遐心耶?” 清 陳确 《哭長翁叔父文》:“徒以山川遼越,音問久疏,二十年來,窅如隔世。叔父遽疑其有遐心。”

(2).避世隱居之心。 南朝 齊高帝 《塞客吟》:“悟樊籠之或累,悵遐心以栖遠。” 宋 陳師道 《寄答王直方》詩:“懷祿有遐心,從俗無遠韻。” 清 龔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觸得》之八:“忽忽生遐心,終朝閟金玉。”

(3).放逸不羁之心。 漢 張衡 《思玄賦》:“收疇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不遐心。”《晉書·元帝紀論》:“或高旌未拂,而遐心斯偃,迴首朝陽,仰希乾棟,帝猶六讓不居,七辭而不免也。”

(4).廣闊的胸襟。 清 黃宗羲 《蔣萬為墓志銘》:“ 萬為 之文,禦以遐心,主以理骨,儼然大家體裁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遐心”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

1.與人疏遠之心

指因距離或情感疏離而産生的不親附、淡漠的心态。
出處:《詩經·小雅·白駒》中“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朱熹注解為“毋貴重爾之音聲,而有遠我之心”,強調因疏遠而減少聯繫。


2.避世隱居之心

表達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向往歸隱山林、遠離塵嚣的意願。
例證:南朝齊高帝《塞客吟》中“悟樊籠之或累,怅遐心以栖玄”,宋代陳師道詩句“懷祿有遐心,從俗無遠韻”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3.放逸不羁之心

形容心性自由灑脫,不受世俗禮法約束的狀态。
文獻依據:清代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得》中“忽忽生遐心,終朝閟金玉”,展現了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4.廣闊的胸襟

少數文獻中引申為胸懷寬廣、氣度宏大。
示例:部分辭典将其解釋為“廣闊的胸襟”,但此用法相對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詩經》《高帝集》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漢語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遐心的意思

遐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心思遙遠深遠、思慮纏綿。他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心思離散、思緒不在一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遐心的部首是心,總共12畫。

來源

遐心是由心作聲旁,加上一個遐字旁組成的。心字代表心思、思緒,遐字旁表示遙遠、遠離。兩個字一起就構成了心思遙遠深遠、思慮纏綿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遐心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遐心的寫法依然是由心和遐字旁組成。但是在古漢字中,字形有一些變化。

例句

他遐心自迩,思緒萬千。

在旅途中,她時常陷入遐心之中,沉浸在往事中苦苦回味。

組詞

遐思、遐想、遐意

近義詞

離心、散心

反義詞

專心、集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