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安 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複兩京,還都 長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複時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5) 南诏王 尋閣勸 時,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複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複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後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雲州 為 大同府 ,建號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西京”是中國古代對都城的一種稱謂,通常指代位于西部的京城,其具體所指因朝代不同而變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西京”是封建王朝實行多京制時,根據方位對陪都或舊都的命名。其核心含義為“西邊的京城”,常與“東京”(東邊的京城)對應。
東漢時期
東漢定都洛陽(稱“東京”),西漢舊都長安(今西安)被稱為“西京”。
隋唐時期
北宋時期
北宋以開封為東京,洛陽為西京(今河南洛陽)。
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三朝設西京為大同(今山西大同),成為北方軍事重鎮。
民國時期
1932年國民政府曾短暫将西安定為“西京”,後未正式實施。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制度或城市變遷,(搜狗百科)、(曆史問答)等來源。
西京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指代古代中國西部的首都城市。下面将對西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西京的拆分部首是西(西部的西)和京(首都),整個詞語共有9個筆畫。
西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曆史文獻中。在古代,隨着國家的政權遷移,西京成為了西部地區的主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西京的繁體字為「西京」。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西京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1. 古代中國的西京是指洛陽城。
2. 西京是唐代長安城,也是中國古代東都。
西京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如東京、南京、中京等。
西京的近義詞包括:長安、洛陽等。
西京的反義詞可以是中國古代東部地區的首都城市,如東京、南京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