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明曆的意思、大明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明曆的解釋

曆法名。 南朝 宋 祖沖之 以為“古曆疏舛、頗不精密”,乃于 大明 六年創制《大明甲子元曆》,簡稱《大明曆》。規定一回歸年為365.2428日。其特點,一是改進閏法,将舊曆中規定的十九年七閏改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閏,使之更符合天象實際。二是在制曆時考慮歲差,一百年差一度。此曆當時為 戴法興 所阻,未能實行,但以後諸曆多從大明曆所出。參閱《宋書·律曆志下》、《南齊書·祖沖之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明曆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科學家祖沖之創制的一部曆法,主要特點和曆史意義如下:

一、基本信息 由祖沖之在劉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編制完成,全稱《大明甲子元曆》。該曆法因首次引入"歲差"概念,被視作中國曆法史上的重要改革。

二、核心創新

  1. 回歸年計算:精确測算一回歸年為365.2428日,與現代測量值僅差50秒,這一數據保持了中國曆法史上近800年的最高精度。
  2. 閏法改革:将傳統19年7閏改為391年144閏,更符合月相周期規律。
  3. 歲差引入:首次将"歲差"(每百年差1度)應用于曆法編制,這是中國曆法第二次重大革新。
  4. 交點月測算:首次明确計算出交點月為27.21223日(與現代值誤差不到1秒),極大提升日月食預測精度。

三、曆史意義 雖然因守舊勢力阻撓未能在當時立即實施,但該曆法為後世曆法發展奠定了基礎,梁天監九年(510年)起正式頒行,沿用至陳朝滅亡(589年),其科學價值體現在: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大明"在此指代南朝宋孝武帝年號,與後世明朝無直接關聯。部分網絡資料中關于該曆法與明朝相關的表述存在史實錯誤。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明曆》這個詞是指大明朝的曆法。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部首是日字旁,即“日”字,筆畫是5畫。《大明曆》這個詞來源于大明朝,是該朝代使用的曆法名稱。 在繁體中,大明曆的字形和簡體中的大緻相同,隻是筆畫更加繁複一些。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大緻可辨認。 以下是一個使用《大明曆》的例句:明朝統治期間,《大明曆》成為了主要的曆法。 關于組詞,可以有大明曆法、大明曆算、大明曆法學等相關詞組。 近義詞可以是明朝曆法、大明朝曆等。 反義詞可以是其他朝代的曆法,如宋代曆法、元代曆法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