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屬大夫的意思、五屬大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屬大夫的解釋

五屬之長。《國語·齊語》:“正月之朝,五屬大夫復事, 桓公 擇是寡功者而讁之。”參見“ 五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屬大夫是中國古代周朝時期的一種官職稱謂,源自周朝的分封制度和親屬管理體系。“五屬”指周朝的五服制度(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代表天子對諸侯國的層級管轄;而“大夫”是古代官名,位次于卿,常指諸侯國中的高級行政官員。因此,“五屬大夫”特指負責管理或監督五服區域的大夫級别官員,其職責包括維護地方秩序、征收賦稅及執行天子政令,體現了周朝“以親制疏”的統治思想。這一詞彙多見于古代典籍,如《周禮》,反映了早期中國的政治與親屬制度。

從漢語詞典角度,該詞的解釋基于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五屬大夫”是古代中國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春秋時期齊國設置的行政長官,管轄五屬(地方行政區劃)的最高官員。出自《國語·齊語》記載:「正月之朝,五屬大夫復事,桓公擇是寡功者而讁之。」

二、行政結構與職能

  1. 層級劃分
    根據《國語·齊語》記載,管仲将齊國地方行政劃分為「屬-鄉-率-邑」四級,五屬大夫統領五屬,每屬下轄3鄉,每鄉轄10率,每率轄10邑(注:此内容來自低權威網頁,需謹慎參考)。

  2. 職責範圍
    主要負責地方治理、賦稅征收與軍事管理,需定期向國君述職,政績不佳者會被問責。

三、其他信息

資料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了《國語》原始記載及詞典釋義,更詳細内容可查看《國語·齊語》原文或權威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常習抽芽串氣出頭鳥村姑戴眼點鐵都長度鳥飛矛風垆佛理敢不承命高龐更易廣文館鬼吵鬼鬧龜筴衮藻海蟹和聲署蝴蜨回光返照活力火林山交拜澆陋教澤禁不住今來古往攫黩科谪誇鬻連任民長名落孫山明月弄璋盤溢起點清晤栖栖遑遑耆童入山上聲少妃聖賢神識蛇盤鏡水險説帖司馬稱好松漿太平禦覽聽淫桶勾子完惜想似稴穇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