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平禦覽的意思、太平禦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平禦覽的解釋

[Tai Ping Yu Lan (Taiping Imperial Encyclopaedia)] 宋代的類書。宋太宗時李昉等人輯,共 1000 卷,分 55 門,引證書籍多至 1690 種,其中漢人的傳記、舊地志,都是現在失傳之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平禦覽》是中國北宋時期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其名稱與内涵可從漢語詞典角度作如下解釋:

一、書名釋義

•太平:指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太平興國”(976-984年),寓意國家安定、社會繁榮。

•禦覽:意為“供皇帝閱覽”,表明此書最初是為帝王治國參考而編纂的皇家典籍。

綜合得名《太平禦覽》,即“太平興國年間呈獻皇帝禦覽之書”。

二、核心編纂背景

由宋太宗敕令,李昉、扈蒙等14位學者曆時6年(977-983年)編成。全書共1000卷,分55部,子目達5363類,引用古籍1690餘種,旨在系統整理前代知識供施政參考。

三、内容結構與價值

  1. 分類體系

    按天文、地理、職官、禮樂等門類編排,每類輯錄先秦至唐代的文獻片段,保存大量佚失古籍内容。如《範子計然》《河圖》等先秦文獻因該書得以傳世。

  2. 文獻學意義

    被譽為“類書之冠”,引書注明出處,為後世考據提供重要依據。清代學者阮元稱其“存秦漢以來佚書千餘種”。

四、曆史影響

作為宋代“四大書”之首,開創了系統性知識整理的範式。其分類方法影響《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等後世類書,并為現代學者研究唐前文化提供核心史料。


參考文獻

  1. 王應麟《玉海·藝文·類書》
  2. 《宋史·李昉傳》
  3. 劉葉秋《類書簡說》(中華書局,2010)
  4.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類書類》
  5. 哈佛燕京學社《太平禦覽引得》(1935)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太平禦覽”的詳細解釋,綜合不同來源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作為宋代類書的專稱(主要含義) 《太平禦覽》是北宋初期由李昉、李穆等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的綜合性類書。其核心特點包括:

  1. 編纂背景:始于977年,成書于983年,曆時6年完成,初名《太平總類》,後因宋太宗每日閱讀三卷而更名為《太平禦覽》。
  2. 内容規模:全書共1000卷,分55部、4558個子類(另有文獻稱550門),引用古籍達1690種,其中約80%現已失傳。
  3. 曆史價值:保存了大量漢人傳記、舊地志等珍貴史料,成為研究古代文獻的重要資料來源。

二、作為文化典故的延伸含義 該詞衍生出兩層比喻意義:

  1. 字面象征:指代太平盛世中君主勤學博覽的行為,體現“治國需崇文”的理念。
  2. 現代引申:形容個人廣泛閱讀以提升修養的行為,常用于褒獎學識淵博者。

注:部分文獻(如)将其解釋為成語,但更權威的曆史文獻均以類書為核心釋義。建議優先參考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版獲取完整文獻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剝寒髲髢賓旅比索參堂成果齒齯錯守道在屎溺等價交換典文雕胡反汗反璞歸真幹營弓弧勾芒光豔姑熟亭合龍懷躭煥發恍怳黃耆戋戋狡兔盡則良犬烹教育方針謹小眷委控邊郎官鲙勒派連根爛領洗魯質曼壽滿嘴名榜秘説男邦貧旅起骨請愆日氣鋭锒扇誘山止川行聖謀數獨食養他山之石特賜騰噬退價文子同升無骨字下餔下苦柙匮蟹饆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