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聲的意思、無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聲的解釋

[silent;noiseless]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詳細解釋

(1).沒有聲音。《莊子·知北遊》:“視之無形,聽之無聲。”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一:“畫形於無象,造響於無聲。”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金 元好問 《通奉大夫張君神道碑銘》:“舞雲之春風,潤物無聲。” 巴金 《探索集·友誼》:“看見了 西園寺先生 、 清水先生 和其他幾位朋友的眼淚……我卻無聲地哭了。”

(2).吞聲;不說話。 唐 杜甫 《投簡鹹華兩縣諸子》詩:“君不見空牆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 元 倪瓒 《畫竹贈申彥學》詩:“寫出無聲斷腸句,鷓鴣嗁處竹蒼蒼。” 茅盾 《子夜》六:“他這無聲的溫柔的抗議,可以引出 林佩珊 的幾句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聲”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一、核心釋義

  1. 沒有聲音;寂靜

    指完全缺乏聲響的狀态。

    例證:深夜的山谷一片無聲,唯有月光灑落。《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72頁。 查看來源

  2. 不發出聲音;沉默

    形容人或事物保持靜默,不言語或不出聲。

    例證:他無聲地點頭示意,未發一言。《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卷10,第789頁。 查看來源


二、語義延伸與特殊用法

  1. 隱喻情感或态度的隱蔽表達

    用于描述情感、行動等未通過言語直接傳遞的狀态。

    例證:“無聲的抗議”指以沉默或非言語方式表達反對。《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第3215頁。 查看來源

  2. 古漢語中的“道”或自然之理

    道家思想中,“大音希聲”(《道德經》)喻指至高境界往往超越感官表象。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第201頁。


三、現代語境中的擴展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21.
  3.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4. 王力.《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5.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網絡擴展解釋

“無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wú shēng,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釋義


2.引證與文學出處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語境與例句


5.擴展說明

“無聲”不僅用于描述物理環境(如“鴉雀無聲”),也可延伸至情感或社會層面,如“無聲的抗議”或“無聲勝有聲”的意境()。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本小利微邊帶變滅蔔葬怊怊朝馬出殡觸摸辭華倒卓抵背扼喉朵觋飛沫廢渣風翔浮剽高飄弓小狗彘寒宵河精後半晌黃序戶房會對繼軌畿勞靜搒經坐金邱九還酒色之徒口陳叩颡窾言連篇絫牍立計令衆麗魄龍口龍睡履尊貌合情離婆兒谯谕覃奧瓊荂齊體繞圈子澀重殊功私合頑皮溫毅烏蟾無荒相料醯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