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蟾的意思、烏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蟾的解釋

(1).指神話傳說日中的三足烏和月中的蟾蜍。 唐 韓愈 《苦寒》詩:“日月雖雲尊,不能活烏蟾。”

(2).指日月;時光。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苦雨》詩:“烏蟾俱沉光,晝夜恨暗度。” 宋 梅堯臣 《和歲除日》:“已驚顔貌徐徐改,不奈烏蟾冉冉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蟾是漢語中一個富有詩意的複合詞,專指太陽與月亮,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與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字源構成

    • 烏:指代太陽。源自神話傳說“日中有踆烏”(《淮南子》),故以“金烏”代稱太陽。
    • 蟾:指代月亮。因傳說月宮有蟾蜍(《後漢書·天文志》),故稱“玉蟾”或“蟾宮”。

      兩字組合後,“烏蟾”成為日月并稱的典雅表達。

  2. 核心詞義

    泛指太陽和月亮,象征晝夜更替、時間流轉。

    例:

    李商隱《海上謠》:“烏蟾俱沉光,晝夜不散藏。”

    (描述日月隱沒,晝夜無光的景象)


二、文化内涵

  1. 時空象征

    古代文學中,“烏蟾”常隱喻時間流逝或宇宙永恒。

    例:

    王安石《客至當飲酒》詩:“天提烏蟾辔,急急不可留。”

    (以日月如駿馬奔馳,喻時光飛逝)

  2. 陰陽哲學

    “烏”(陽)與“蟾”(陰)并提,暗合陰陽相濟的哲學觀。

    例:

    《宋史·樂志》:“烏蟾交映,曆數綿長。”

    (借日月交替喻王朝永續)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屬典雅書面語,多見于:

注意:因“烏蟾”為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日常交流已極少使用,但其文化意涵仍活躍于學術與文學領域。


參考資料: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及《說文解字注》對“烏”“蟾”的考釋。具體詩詞例證引自《全唐詩》《宋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烏蟾”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神話的詞彙,主要有兩層含義:

  1. 神話意象
    指傳說中日中的「三足烏」和月中的「蟾蜍」,分别象征太陽和月亮。例如唐代韓愈的《苦寒》詩提到:“日月雖雲尊,不能活烏蟾”,這裡的“烏蟾”代指日月之精魂,極言天氣寒冷。

  2. 引申含義
    因日月交替象征時間流逝,“烏蟾”也引申為“時光”或“歲月”。如宋代梅堯臣的詩句“不奈烏蟾冉冉馳”,即感歎光陰飛逝。

文學引用:該詞多見于古典詩詞,如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中“烏蟾俱沉光”描繪晝夜交替的晦暗景象。

注:現代使用較少,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鬥暗室屋漏保兒标録不忘溝壑礤牀兒廁馬巉削遲巧侈張觸目傷心純文學從師促齡大撈一把鋼炮公程慣曾觀者如織鼓義害不好和展闳厰皇寮荒陬谫能唧咕浄飯王津送幾務撅巴刻手連床梁孟兩雄臨照罵說閩派磨蹭南海神懦脆青缗瓊池啟體求神問卜仍因榮慕濡褐灑派上墓扇汗傻傻忽忽深察樹巅啼明停靠相假綫子諧柔諧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