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如一體。 漢 王充 《論衡·骨相》:“當 鄧通 之幸 文帝 也,貴在公卿之上。賞賜億萬,與上齊體。”
(2).匹配;結合。 漢 班固 《白6*虎通·嫁娶》:“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下至庶人,其義一也。”《晉書·後妃傳序》:“若乃作配皇極,齊體紫宸,象玉牀之連後星,喻金波之合羲璧。”《太平廣記》卷四五九引 五代 範資 《玉堂閑話》:“ 王 蜀 時, 杜判官 妻 張氏 ,士流之子,與 杜 齊體數十年,誕育一子。”
(3).指妻子。 宋 □應昌 《颍川學究陳日嚴墓志》:“君之齊體,故 章州 潘府君 諱 軫 之女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齊體漢語 快速查詢。
“齊體”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文獻資料後的詳細解釋:
猶如一體
源自漢代王充《論衡·骨相》,描述君臣或事物間的高度契合,如“當鄧通之幸文帝也,貴在公卿之上。賞賜億萬,與上齊體”。此用法強調雙方地位、狀态的完全統一或平等。
匹配、結合
常見于婚姻或禮制語境,如班固《白虎通·嫁娶》提到“妻者,齊也,與夫齊體”,指夫妻關系的平等結合。唐代權德輿詩句“同心齊體如身到”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指代妻子
作為“妻子”的婉稱,如宋代應昌《陳日嚴墓志》中“君之齊體,故章州潘府君之女”,此處直接以“齊體”代稱配偶。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論衡》《白虎通》等原典。
《齊體》是一個在漢字書法中常見的詞語,指的是字體的規整和平衡。具體來說,它表示漢字筆畫的精确擺放和結構的整齊有序。
《齊體》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
根據這兩個部首,可以得到這個詞的拆分及組合規律。
《齊體》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漢代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是一部對古代漢字的解釋和分類的重要著作。在其中,許慎通過分析字形、結構和含義,對字的起源和演變進行了詳細解釋。《齊體》這個詞就是在這本書中首次出現。
《齊體》是《齊體》一詞的繁體寫法,它在字的形狀上略有差異,但依然保留了原詞的意義。
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之前,漢字的筆畫排列和結構沒有嚴格的規定,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進行書寫。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意識到規範漢字的寫法對書寫的美感和可讀性都很重要,于是《齊體》的概念應運而生。
一些常用的例句中使用了《齊體》這個詞:
與《齊體》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與《齊體》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齊體》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