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夜。 唐 杜甫 《閣夜》詩:“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唐 于武陵 《客中》詩:“異國久為客,寒宵頻夢歸。”
“寒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寒宵”指寒冷的夜晚,由“寒”(寒冷)和“宵”(夜晚)組合而成,多用于文學語境中表達孤寂、清冷或思鄉之情。
“寒宵”多見于古典詩詞或文學創作,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適合表達清冷意境或情感渲染。例如:“天涯霜雪霁寒宵,獨坐窗前憶故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詩背景或郁達夫作品,可參考相關文學資料。
寒宵一詞指的是寒冷的夜晚。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寒宵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寒宵由寒和宵兩個字組成。其中,寒的部首是宀,它的筆畫數為5;宵的部首是宀,它的筆畫數為10。
寒宵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鄘風·君子偕老》中的詩句:“君子偕老,寒宵以繼;尼父卒室,無罪無俾。”這裡的寒宵指的是寒冷的夜晚。
寒宵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寒宵」。
在古時候,寒宵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1. 寒宵起來,看到窗外的銀裝素裹景色,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絲詩意。
2. 在這個寒宵裡,我感受到了冬天的嚴寒和甯靜。
寒冷、宵夜、寒露、宵禁。
寒夜、寒冬之夜、冰冷的夜晚。
炎夏之夜、溫暖的夜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