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污泥濁水”。比喻落後、腐朽和反動的東西。 陳登科 肖馬 《破壁記》第四章:“她以一種宗教徒似的虔誠,拼命在自己靈魂深處挖‘污泥濁水’,一點一滴都寫在思想彙報上。”
“汙泥濁水”(現代标準寫法為“污泥濁水”)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肮髒的泥漿和渾濁的水,比喻一切落後、腐朽或反動的事物。
字面意義
由“污泥”(污垢、泥濘)和“濁水”(混濁的水)組成,形容環境或物質的髒亂污穢。
比喻意義
多用于抽象層面,代指社會中的不良風氣、陳舊思想或反動勢力,強調需要清除的負面事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HttpCN詞典(-9)等。
《汙泥濁水》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水或液體的質量很差、受污染或渾濁不清。這個詞組常用來比喻形容事物的品質低劣或處境困難,寓意着髒亂、糟糕的狀态。
《汙泥濁水》的繁體字是「污泥濁水」。其中,「污」的部首是「水」,總共有6筆;「泥」的部首是「氵」,總共有8筆;「濁」的部首是「水」,總共有10筆;「水」的部首是「水」,總共有4筆。
「汙泥濁水」這個詞組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這個詞組在小說中被用來形容賈寶玉生活的環境肮髒、險惡。
繁體字「污泥濁水」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差别。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汙」的寫法為「污」,「泥」和「濁」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一緻,都沒有變化。
1. 那個池塘裡的水很汙泥濁水,綠油油的一片。
2. 這個地方環境肮髒,到處都是汙泥濁水。
1. 汙染:指水、空氣、土地等受到污染。
2. 汙點:指物體表面上的污漬或沾污。
3. 濁流:指水流渾濁、不清澈。
1. 污濁:形容水質或液體品質差,不幹淨。
2. 肮髒:形容物體或環境衛生不好,有污垢。
3. 渾濁:形容液體看起來不清澈,有混濁的狀态。
1. 清澈:形容液體透明、沒有雜質。
2. 幹淨:形容物體或環境沒有污垢,衛生整潔。
3. 純淨:形容液體沒有任何雜質,完全的純淨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