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頒條的意思、頒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頒條的解釋

發布律條。 唐 崔善為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詩:“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新唐書·劉蕡傳》:“列郡在乎頒條,而幹禁或未絶;百工在乎按度,而滛巧或未息。” 宋 王禹偁 《贈毌中舍》詩:“ 嶺 表 榆 關路嶮巘,頒條持節兩無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頒條"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頒布法令條文,屬于古代行政術語的遺存。該詞由兩個單字構成:

一、字源解析

  1. 頒:《說文解字》釋為"分也",本義為分發賞賜物,後引申為官方發布政令,如《周禮》"頒職事十有二于邦國"即體現其行政權威性。
  2. 條:原指樹木枝條,《玉篇》載"小枝也",因枝條具序列感,故引申為分項陳述的規章,如《漢書·刑法志》"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即用此義。

二、曆史語義 複合詞"頒條"最早見于唐代政書,特指中央向地方頒布治理條例。北宋《冊府元龜》記載開元年間"頒條示州縣,使知勸懲",體現其作為政令傳遞載體的功能。清代《四庫全書》收錄的《唐會要》中,更明确将"頒條"與"察吏"并列為官員職責。

三、現代轉義 在當代漢語中,"頒條"仍保留書面語特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為"發布條例"的文言表述,多用于法規文獻或曆史研究領域。如《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學界常以"頒條建制"形容立法程式。

網絡擴展解釋

“頒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頒條”指發布律條,常用于描述古代官方頒布法令或規章的行為。該詞由“頒”(發布)和“條”(律令條文)組合而成,強調自上而下的政令傳達。

二、文獻例證

  1. 唐代用例
    崔善為《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中寫道:“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體現地方官員執行朝廷律令的職責。
    劉禹錫詩句“頒條風有自,立事言無苟”則借“頒條”暗喻政令的權威性。

  2. 宋代用例
    王禹偁《贈毌中舍》提到“頒條持節兩無辭”,反映官員持節頒布律令的場景。

三、延伸說明

四、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漢典及包含詩句原文的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傲岸便翾捕讨采飾昌豐成衣鋪翅楞楞齒少氣鋭翠蠟大本頭搗弄大田電容凍瘃翻白燔燃風布婦道家撫集高能燃料黑瞳橫逝吼駡晃然慧質狐狼僭逼趼趾蹐步菨蒌解竈吉館錦被花精采秀發徑要狂氣昆駼缭繞聊以自娛列徒螺線率剌剌門勢面陰辟雞青筇杖嶔奇勤務員葺治全國一盤棋入境三麾骟匠山王探玩天道無親涕淚交集香墨閑冶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