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條的意思、頒條的詳細解釋
頒條的解釋
發布律條。 唐 崔善為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詩:“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新唐書·劉蕡傳》:“列郡在乎頒條,而幹禁或未絶;百工在乎按度,而滛巧或未息。” 宋 王禹偁 《贈毌中舍》詩:“ 嶺 表 榆 關路嶮巘,頒條持節兩無辭。”
詞語分解
- 頒的解釋 頒 (頒) ā 發下:頒發。頒布。頒賞。頒示。頒行。 古同“班”、“斑”,頭發花白。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條的解釋 條 (條) á 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 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刵 )條兒。金條。鐵條。 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條凳。條幅(直挂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 項
網絡擴展解釋
“頒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頒條”指發布律條,常用于描述古代官方頒布法令或規章的行為。該詞由“頒”(發布)和“條”(律令條文)組合而成,強調自上而下的政令傳達。
二、文獻例證
-
唐代用例
崔善為《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中寫道:“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體現地方官員執行朝廷律令的職責。
劉禹錫詩句“頒條風有自,立事言無苟”則借“頒條”暗喻政令的權威性。
-
宋代用例
王禹偁《贈毌中舍》提到“頒條持節兩無辭”,反映官員持節頒布律令的場景。
三、延伸說明
- “頒”的含義:除“發布”外,古漢語中“頒”也通“班”“斑”,但此處僅取“頒布”義。
- 使用場景:多用于官方文書或詩詞,常見于描述中央與地方治理關系的語境中。
四、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漢典及包含詩句原文的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頒條(頒套):這個詞指的是頒布或頒發的證件或證明文件。根據部首和筆畫進行拆分,部首是頗部,筆畫為12畫。據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頒布”和“條文”兩個詞合并而來。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具體我沒有找到相關資料。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政府頒發了身份證作為公民的身份證明。
關于組詞,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組成其他相關的詞彙,比如頒發、頒獎、頒布等。近義詞可能是發放、授予、賦予等。至于反義詞,可能是收回、取消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