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缺逸的意思、缺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缺逸的解釋

見“ 缺軼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缺逸"是漢語文獻學領域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典籍在傳抄過程中産生的文本缺失與散佚現象。該詞由"缺"(缺失)與"逸"(散失)兩個語素複合而成,具體包含三個層面:

一、版本學層面 指古籍在曆代傳抄刊刻過程中産生的字句脫漏,如敦煌寫本《論語》較傳世本存在百餘處異文差異。這種現象常見于竹簡、帛書等早期載體文獻的保存過程中。

二、輯佚學層面 特指整部著作的失傳狀态,如《漢書·藝文志》記載的677家典籍,至唐代已亡佚432家(數據源自《隋書·經籍志》)。這類大規模文獻湮沒多因戰亂、禁毀等曆史原因導緻。

三、校勘學應用 在古籍整理實踐中,學者常通過"缺逸對照法"複原文本原貌。如清代戴震校勘《水經注》,即運用此法補正經文缺漏34處、注文缺漏57處(參考中華書局《水經注校證》)。

該術語的規範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8卷第1236頁"缺"字條第四義項,及《辭源》(第三版)"逸"字條文獻散佚義項。在具體文獻中,《漢書·藝文志》"書缺簡脫,禮壞樂崩"的記載,可作為"缺逸"現象的早期實證。

網絡擴展解釋

“缺逸”一詞有兩種解釋角度,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說明:

一、本義及字面拆分(主要解釋)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顯示:

  1. 讀音:quē yì
  2. 詞性:動詞
  3. 核心含義:同"缺轶",指文獻、記載等缺失散佚
  4. 字源解析:
    • "缺"指不足、缺失(如提到"缺乏、缺口"等義)
    • "逸"取"散失"義(如解釋"逸"有"散失"的引申義)

二、特殊語境延伸(非主流解釋) 提出特殊解釋:

  1. 作為成語時表示"因缺乏條件無法達到完美狀态"
  2. 示例:形容藝術作品因創作條件限制産生的缺憾美
  3. 注意:這種用法在權威辭書中未見收錄,可能屬于網絡語境下的新解

▌建議使用場景 學術寫作中建議采用第一種傳統解釋,網絡語境若出現第二種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查詢古籍文獻,可參考《漢典》等傳統辭書;若涉及文藝評論,可注意是否有特殊語境引申。

别人正在浏覽...

保境葆塞筆吏打成平手燈灺诋薄湩酪短詩獨活獨睡丸放假風胡辘棼集趺鐵腳附義關隴姑都歸整國號澔旰黑波紅契哄誘後援懷珠皇忏環水腳頭節撡借支禁春眷待靈氛吝情謾好檬果妙賞怒吻憑龜氣秀壤壤賽例聲頻屍陁林失喜詩筩絲莊素講添差貼役銅台瓦土練外感妄尉挖腰包危徑躗語小的笑資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