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馨的意思、素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馨的解釋

植物名。本名耶悉茗,佛書作“鬘華”。常綠灌木,初秋開花,花白色,香氣清冽,可供觀賞。性畏寒,原産 印度 ,後移植于我國南方地區。以其花色白而芳香,故稱。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 嶺 外素馨花,本名耶悉茗花,叢脞幺麼,似不足貴。唯花潔白,南人極重之,以白而香,故易其名。” 宋 張元幹 《青玉案·生朝》詞之二:“素馨風味,碎瓊流品,别有天然處。” 清 陳維崧 《竹枝·粵東詞》詞:“ 番君廟 後鷓鴣飛,素馨花落蠻娘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素馨是木犀科素馨屬植物的統稱,其名稱與特性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植物學屬性 素馨學名Jasminum grandiflorum,别名耶悉茗、玉芙蓉,為攀援灌木,高1-4米。小枝具棱或溝,羽狀複葉對生,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裂片5枚,花期8-10月。原産印度及喜馬拉雅地區,現分布于中國雲南、四川、西藏及華南地區,喜溫暖濕潤氣候,多生于石灰岩山地(海拔約1800米)。

名稱溯源 •"素":取自花色純白無雜,象征純潔樸素,如《本草綱目》載其"花色白而芳香"; •"馨":源于花朵散發的清冽香氣,古詩文中常以"鬘華"代指,梵語原稱"耶悉茗",後音譯為野悉蜜、素馨。

文化意象 古代嶺南地區将其作為頭飾,陸賈《南越行紀》載"南越女子以彩絲穿花心為首飾";清代李漁稱其為"可憐花",形容其枝條柔弱需屏架扶持的特性。在文學中常象征高潔品格,如屈大均《廣東新語》贊其"不媚春光,獨芳秋節"。

延伸價值 除觀賞用途外,其幹燥花蕾可入藥,性平味微苦,歸肝經,具疏肝解郁、行氣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療肝郁氣滞、胸脅脹痛等症,現代研究證實含三萜皂苷、黃酮苷等活性成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素馨》是什麼意思

《素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淡雅香氣。它由兩個漢字組成,素和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素馨》的拆分部首是「⺮」和「香」。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的2畫和「香」的9畫。

來源

《素馨》作為一個漢字詞語沒有一個準确的來源。它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字義組合而來,表達了一種花草的香氣淡雅的意境。

繁體

《素馨》的繁體字為「素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素馨」的寫法并未有很大區别。隻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文字的形态有所改變,而基本的意義并未改變。

例句

1. 這束花散發出一種素馨的氣息,讓人心情愉悅。

2. 朵朵白色的素馨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組詞

素馨草、素馨精油、素馨香氛、素馨花園等。

近義詞

素雅、淡雅、清香、怡人。

反義詞

濃重、刺鼻、難聞、臭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