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岡阜的意思、岡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岡阜的解釋

山丘。《南齊書·氐傳》:“ 仇池 四方壁立……上有岡阜泉源。” 清 顧炎武 《孝陵圖》詩:“十裡無立椔,岡阜但回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岡阜是漢語中一個表示地形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連綿起伏的土山或低矮的山丘。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及典籍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岡(岡)

    指較低平的山脊或山嶺。《說文解字》釋為“山脊也”,強調其作為山脈的隆起部分,如《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

  2. 本義為無石的土山,引申為高大、豐盛。《說文解字》注:“大陸也,山無石者。”如《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

二、複合詞釋義

岡阜合稱,特指連綿成片的低矮土山群,兼具“岡”的起伏形态與“阜”的土質特征。權威詞典釋義如下:

三、典籍用例與地理特征

  1. 地形描述

    古代文獻常以“岡阜”形容非險峻的連綿丘陵地貌,如《水經注·沔水》載:“沔水又東迳萬石城……城在岡阜之上。”

  2. 人文關聯

    因岡阜地勢平緩宜耕,古人多擇其定居或耕作。《漢書·地理志》提及關中“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其中“杜”即指杜陵岡阜地帶。

四、現代應用與辨析

現代地理學中,“岡阜”仍用于描述低山丘陵地貌,如華北平原邊緣的殘丘群。需注意與“山嶺”(高峻有石)、“丘陵”(廣義低山)的細微差異——岡阜更突出土質山體的連綿性。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水經注校證》(陳橋驿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
  5. 《漢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

網絡擴展解釋

岡阜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拼音與基本釋義


二、引證與典籍出處

  1. 《南齊書·氐傳》:
    記載“仇池四方壁立……上有岡阜泉源”,描述仇池地形中岡阜與水源的關聯。
  2. 顧炎武《孝陵圖》詩:
    “十裡無立椔,岡阜但回互”,以岡阜形容陵墓周圍起伏的地勢。

三、網絡解釋與用法


四、其他信息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引例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頒獎摽掠避乖比隆斌蔚蔽日镈師蒼老床頭捉刀人翠鱗醋勁兒淡書名帝狩飯盂佛理寡助規措蝦蟆藍罕異喉音懽說恢迂餰餌江澳奸官簡緣楗柱絜誠即令靜路靖氣咎繇橘柑據險考劾煤窯鳴漱磨刀不誤砍柴工南琛獰悍牌匾譬曉愆誅戎王使者三普砂鼠試燈術氏冠縮地經替續器通犀帶頭家退老拓荦王號微宦逶逝帏帟位于謝庭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