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吳宮的意思、吳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吳宮的解釋

(1).指 春秋 吳王 的宮殿。 南朝 梁 江淹 《别賦》:“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 韓 國 趙 厠, 吳 宮 燕 市。” 唐 劉禹錫 《武陵觀火》詩:“ 晉 庫走龍劍, 吳 宮傷燕雛。”

(2).指 三國 吳 主的宮殿。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詩:“ 吳 宮花草埋幽徑, 晉 代衣冠成古丘。” 王琦 注:“ 吳 宮,謂 孫權 建都時所造宮室。” 明 李夢陽 《浮江》詩:“開窗問 赤壁 ,捩柁失 吳 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吳宮”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曆史典故及文學意象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1. 字面本義(建築實體):

    • 吳:指中國古代的吳地,核心區域大緻在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尤以春秋時期的吳國為代表。
    • 宮:指古代帝王的宮殿、宮室建築群。
    • 合義:字面意思即指古代吳國(尤指春秋吳國)國君(如吳王夫差)所建造和居住的宮殿。這是其最基礎、最具體的含義。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指春秋吳王的宮殿”。(來源:《漢語大詞典》電子版 - 可于“漢典”等權威線上詞典平台查詢相關詞條)
  2. 曆史典故(特定指代):

    • 在曆史語境中,“吳宮”常特指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在都城姑蘇(今江蘇蘇州)為寵妃西施所建的館娃宮等奢華宮殿。夫差在此沉湎享樂,最終導緻吳國被越國所滅。這使得“吳宮”成為帝王奢華享樂、荒廢朝政以緻亡國的象征。相關記載可見于《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古籍。(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 - 上海辭書出版社;《吳越春秋》 - 東漢趙晔撰)
  3. 文學意象(象征與隱喻):

    • 在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中,“吳宮”超越了具體建築的指代,演變成一個承載豐富情感的文學意象:
      • 繁華與奢靡的象征:常用來描繪或追憶昔日的極度繁華與奢侈生活。例如,李白《烏栖曲》:“姑蘇台上烏栖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 興亡之歎的載體:作為吳國滅亡的見證,成為詩人抒發曆史興衰、朝代更替感慨的常用意象。如劉禹錫《台城》:“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绮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隻緣一曲後庭花。” 雖詠六朝,意境相通。
      • 荒涼與消逝的寫照:曆經滄桑,昔日的華麗宮殿化為廢墟,“吳宮”常與“花草”、“荒徑”、“麋鹿”等意象結合,渲染一種繁華落盡、物是人非的悲涼意境。李商隱《吳宮》詩:“龍檻沉沉水殿清,禁門深掩斷人聲。吳王宴罷滿宮醉,日暮水漂花出城。”(來源: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典故與意象分析;《唐詩鑒賞辭典》 - 上海辭書出版社 相關詩篇賞析)
      • “吳宮花草”:這一固定搭配,更是直接指向當年宮苑中的奇花異草(或暗喻如西施般的宮中美眷),成為奢華宮廷生活和曆史陳迹的代名詞。

“吳宮”的核心含義是春秋吳國(尤指夫差時期)的宮殿。它既是具體的曆史建築,更因其關聯着吳王夫差與西施的故事及吳國滅亡的結局,在曆史文化和文學傳統中,積澱了象征帝王奢靡、曆史興亡、繁華消逝的深厚内涵,成為一個極具表現力的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吳宮”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曆史建築

  1. 春秋吳王的宮殿
    指春秋時期吳國君主(如夫差)的宮殿,位于今蘇州一帶。例如:

    • 南朝江淹《别賦》提到“吳宮燕市”,暗喻吳國繁華()。
    • 白居易《憶江南》中的“吳宮”特指夫差為西施修建的館娃宮,位于蘇州靈岩山,以奢華著稱()。
  2. 三國吳主的宮殿
    指三國時期東吳君主(如孫權)的宮殿,位于金陵(今南京)。例如:

    •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吳宮花草埋幽徑”,描繪東吳舊宮遺址的荒涼()。

二、文學意象

  1. 曆史興衰的象征
    詩人常借吳宮遺迹抒懷,如儲嗣宗《吳宮》通過殘垣斷壁感歎朝代更替()。
  2. 江南文化的代表
    在白居易等文人筆下,“吳宮”成為蘇州乃至江南風物的代稱,承載對往昔生活的追憶()。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中的“吳宮”背景,可查看相關詩詞原文及注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騃昧案奏北京曲劇避寂冰槃博沽剝離城谯赤巴巴大貝打幹登顯殿帥二九二武額手慶販弄法像鳳翅戈鋋顧頭不顧腳厚秩回樂峯虎珀拾芥江神子膠皮精衛填海噤若寒蟬就勢空響跨牛父苦累琅璆烙鐵塄堰鱗文呂氏春秋媺人面磨羅摹録磨娑木冊前者人彜阮生集善人義士神籤士為知己者死試行順隨死命私牙子貪蛇忘尾吳謡吓呼閑關祆廟火小谏衺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