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蛇忘尾的意思、貪蛇忘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蛇忘尾的解釋

比喻隻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貪蛇忘尾”是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貪婪的蛇在吞食獵物時,因過度專注而忘記自己的尾巴仍處于危險中。引申為形容人貪圖眼前利益,忽視潛在風險,最終導緻自身受害。其核心批判的是短視、貪婪的行為模式。

二、出處溯源

主要存在兩種文獻記載:

  1. 宋代文瑩《玉壺清話》:“貪蛇前行,必忘其尾”;
  2.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貪蛇忘尾,欲多亡身”。
    (注:前者為更常見引用來源)

三、用法與例句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通過蛇的動物習性,生動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戒貪”的處世哲學。其意象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相似,均強調對事物因果鍊的全面考量。

提示:欲了解完整典故及更多例句,可查閱《玉壺清話》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貪蛇忘尾》的意思

《貪蛇忘尾》是一個成語,形容人貪得無厭,永遠不滿足。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貪蛇忘尾》的拆分部首是貝、蛇、舌、豕、心,總共13個筆畫。

來源

《貪蛇忘尾》來源于《漢書·高祖本紀》,記載了劉邦(前漢高祖劉邦)當年在洪武元年(公元前206年),還是一個山賊頭目的時候,與項梁、張耳等人一起瓜分了秦朝的天下,但劉邦仍然貪得無厭,不滿足現有的江山,想要繼續擴張領土,而忘記了自己的根基。

繁體

《貪蛇忘尾》的繁體字是《貪蛇忘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貪蛇忘尾》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為「貪→孛→囧,蛇→蟲→蟲,忘→亡,尾」

例句

他貪得無厭,可真是貪蛇忘尾。

組詞

衣食父母、山高水長、寸草春晖

近義詞

貪得無餍、得意忘形

反義詞

足夠知足常樂、滿足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