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冰槃的意思、冰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冰槃的解釋

大的瓷盤。 宋 蘇轼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鲈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詩:“青浮卵盌槐芽餅,紅點冰槃藿葉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冰槃"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現多寫作“冰盤”,其核心含義指盛放冰塊或冰鎮物品的淺底器皿,常見于古代文獻與文學作品中。以下從詞典釋義、字形演變及文學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本義

    指以陶瓷、金屬等制成的淺口容器,用于放置冰塊以冰鎮食物或降溫。

    《漢語大詞典》 釋:“槃,通‘盤’。冰盤,貯冰之器。”

    《說文解字注》 釋“槃”:“承槃也”,即承載物品的器皿。

  2. 引申用法

    • 喻指圓月:因冰盤形圓色白,古人常借其喻指皎潔的滿月。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挂冰盤。”(“冰盤”指月亮)

    • 形容清冷光潔:如“冰盤玉露”形容露水晶瑩剔透。

二、字形演變與通假關系


三、文學典例

  1. 《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七回:

    “冰盤盛果,水浸沉李浮瓜”,描繪夏日以冰盤盛放水果解暑的場景。

  2.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晴雯笑道:‘我慌張的很,連扇子還跌折了,那裡還配打發吃果子呢?倘或再砸了盤子,更了不得了!’寶玉笑道:‘你愛砸就砸。這些東西,原不過是借人所用……比如那扇子原是搧的,你要撕着玩兒也可以使得……’晴雯果然接過來,‘嗤’的一聲撕了兩半,接着又聽‘嗤’‘嗤’幾聲。寶玉在旁笑着說:‘撕的好!再撕響些!’正說着,隻見麝月走過來,瞪了一眼,啐道:‘少作些孽罷!’寶玉趕上來,一把将他手裡的扇子也奪了,遞與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作幾半子,二人都大笑起來。麝月道:‘這是怎麼說?拿我的東西開心兒?’寶玉笑道:‘你打開扇子匣子揀去,什麼好東西!’麝月道:‘既這麼說,就把扇子都搬出來,讓他盡力撕,豈不好?’寶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這孽!他沒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着,便倚在床上說道:‘我也乏了,明兒再撕罷。’寶玉笑道:‘古人雲:‘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一面叫襲人。襲人才換了衣服走出來,小丫頭佳蕙過來拾去破扇,大家乘涼,不消細說。”

    (此段雖未直接提及“冰盤”,但展現了貴族生活中器皿的隨意使用,側面印證冰盤類器物的常見性。)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冰盤”詞條釋義。

  2.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段玉裁注)

    “槃”字解析。

  3. 《紅樓夢》(曹雪芹著)

    第四十八回、第三十一回用例。

  4. 《金瓶梅詞話》(蘭陵笑笑生著)

    第二十七回生活場景描寫。

注:因“冰槃”為生僻古語,現代漢語多用“冰盤”。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經典文獻,未引用網絡來源以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冰槃”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較大的瓷盤,常用于盛放食物或器物。該詞由“冰”(形容瓷器質地光潔如冰)和“槃”(同“盤”,容器)組合而成,強調器皿的精緻與容量。

  2. 文學例證
    宋代蘇轼在《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鲈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一詩中提到:“紅點冰槃藿葉魚”,此處“冰槃”指盛放魚類的瓷盤,通過顔色與器物的對比增強畫面感。

  3. 曆史背景
    宋代瓷器工藝發達,青瓷、白瓷等制品常被文人雅士用于詩詞描寫,“冰槃”一詞反映了當時對瓷器審美的推崇。

  4.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bīng pán,屬偏正式合成詞,側重描述器物的物理特性(如清涼、光滑)與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使用場景,中提到的蘇轼原詩及相關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不屑置辯茶炊俦拟村纣點逗典吏丢魂丢魄東坡羹兜羅泛泆反右派鬥争服用幹禮夠不上鶴列河清社鳴紅朽華精恍忽歡哄畫粥鹼瘠羁鴻金鼓九花樹墾區控抑苦力窟岩理安料世林光闾中髦徒密竿彌竟拗項爬蛋貧友橋栅氣墊神短氣浮試程守介四達尿脬檀闆貪賄天咫跳劍皖公山聞化文徽窩窩蹩蹩無個事獻勤笑料消納犀燈然嘻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