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吴宫的意思、吴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吴宫的解释

(1).指 春秋 吴王 的宫殿。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 韩 国 赵 厠, 吴 宫 燕 市。”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晋 库走龙剑, 吴 宫伤燕雏。”

(2).指 三国 吴 主的宫殿。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 王琦 注:“ 吴 宫,谓 孙权 建都时所造宫室。” 明 李梦阳 《浮江》诗:“开窗问 赤壁 ,捩柁失 吴 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吴宫”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历史典故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1. 字面本义(建筑实体):

    • 吴:指中国古代的吴地,核心区域大致在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尤以春秋时期的吴国为代表。
    • 宫:指古代帝王的宫殿、宫室建筑群。
    • 合义:字面意思即指古代吴国(尤指春秋吴国)国君(如吴王夫差)所建造和居住的宫殿。这是其最基础、最具体的含义。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指春秋吴王的宫殿”。(来源:《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 可于“汉典”等权威在线词典平台查询相关词条)
  2. 历史典故(特定指代):

    • 在历史语境中,“吴宫”常特指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为宠妃西施所建的馆娃宫等奢华宫殿。夫差在此沉湎享乐,最终导致吴国被越国所灭。这使得“吴宫”成为帝王奢华享乐、荒废朝政以致亡国的象征。相关记载可见于《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吴越春秋》 - 东汉赵晔撰)
  3. 文学意象(象征与隐喻):

    • 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吴宫”超越了具体建筑的指代,演变成一个承载丰富情感的文学意象:
      • 繁华与奢靡的象征:常用来描绘或追忆昔日的极度繁华与奢侈生活。例如,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 兴亡之叹的载体:作为吴国灭亡的见证,成为诗人抒发历史兴衰、朝代更替感慨的常用意象。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虽咏六朝,意境相通。
      • 荒凉与消逝的写照:历经沧桑,昔日的华丽宫殿化为废墟,“吴宫”常与“花草”、“荒径”、“麋鹿”等意象结合,渲染一种繁华落尽、物是人非的悲凉意境。李商隐《吴宫》诗:“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来源: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典故与意象分析;《唐诗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关诗篇赏析)
      • “吴宫花草”:这一固定搭配,更是直接指向当年宫苑中的奇花异草(或暗喻如西施般的宫中美眷),成为奢华宫廷生活和历史陈迹的代名词。

“吴宫”的核心含义是春秋吴国(尤指夫差时期)的宫殿。它既是具体的历史建筑,更因其关联着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故事及吴国灭亡的结局,在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中,积淀了象征帝王奢靡、历史兴亡、繁华消逝的深厚内涵,成为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吴宫”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历史建筑

  1. 春秋吴王的宫殿
    指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如夫差)的宫殿,位于今苏州一带。例如:

    • 南朝江淹《别赋》提到“吴宫燕市”,暗喻吴国繁华()。
    •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吴宫”特指夫差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位于苏州灵岩山,以奢华著称()。
  2. 三国吴主的宫殿
    指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如孙权)的宫殿,位于金陵(今南京)。例如: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描绘东吴旧宫遗址的荒凉()。

二、文学意象

  1. 历史兴衰的象征
    诗人常借吴宫遗迹抒怀,如储嗣宗《吴宫》通过残垣断壁感叹朝代更替()。
  2. 江南文化的代表
    在白居易等文人笔下,“吴宫”成为苏州乃至江南风物的代称,承载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中的“吴宫”背景,可查看相关诗词原文及注释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馆饱眼福避世离俗不能够不慭遗尘点诚惶诚恐秤星驰风出帖刺虎徂岁觕义诞澁地毛低首下气芳声衯衯蠭门枫桥佛刹俘庙过款呵怒哄堂大笑鯶子俭省剿洗臼杵之交讥责可烧而走枯荑蓝采和僇力慢性蛮鞾眉蛾密静末尼眸瞩逆水行舟墙花柳千里及青华观倾沦潸慨栅孔沙陀试剑寿夭硕交铁丝厅宇兀鹫毋宁无势销减薢茩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