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死命的意思、死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死命的解釋

(1) [doom]∶一定會死的命,必然死亡的命運

因為從舊壘中來,情形看得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魯迅的精神》

(2) [desperately]∶拼命

死命催促

(3) [deadly sin]∶指死罪

貸其死命

詳細解釋

(1).生死。《管子·權修》:“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則刑罰不可不審。”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又欲以濟天下顦顇之人死命萬分之一分也。” 明 劉基 《春秋明經·晉人執虞公》:“ 虞公 之死命制于 晉 而已矣。”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或修鐵路于你國中,全國死命皆制在他手。”

(2).效死;獻身。《韓非子·顯學》:“夫上所以陳良田大宅,設爵祿,所以易民死命也。”《三國演義》第二回:“萬人一心,尚不可當,況城中有數萬死命之人乎?”

(3).拚命;竭力。《水浒傳》第二五回:“那婆子見了 武大 來,急待要攔當時,卻被這小猴子死命抵住,那裡肯放。”《紅樓夢》第一一七回:“那 寳玉 雖是個男人,用力摔打,怎奈兩個人死命的抱住不放,也難脫身。”

(4).猶死罪。 明 唐順之 《公移·牌》:“爾輩若能舉衆束手自歸,本職當力請于朝,貸其死命。”

(5).必然死亡的命運。《人民文學》1977年第5期:“武器必須精良,才足以緻敵以死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死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必然死亡的命運(名詞)
    指無法逃脫的緻命結局,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注定的終結。
    例句:

    “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出自魯迅《魯迅的精神》)
    “強電擊可緻人死命。”

  2. 拼命、竭力(副詞)
    表示用盡全力或不顧一切地行動。
    例句:

    “死命催促”“死命掙紮”
    《三國演義》中“應劭死命逃脫”

  3. 效死、獻身(動詞,古義)
    古代語境中指為某事付出生命,現代較少使用。
    例句:

    “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出自《管子·權修》)


二、其他用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建議

  1. 現代常用義:多用于“拼命”或“必然死亡”兩種含義,如“死命奔跑”“命中死命”。
  2. 文學引用:魯迅等作家作品中常體現其抽象含義,如“制敵死命”。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三國演義》《魯迅全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死命:詞義解析

《死命》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動物以生命為代價,急迫地全力以赴或拼命行動。這個詞常常用來強調極端的情況或态度,形容人或物投入到某個活動中毫不顧忌自身的安危。

部首和筆畫

《死命》的部首是歹(dǎi),它屬于“刀”類字的一種。全詞共有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死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語詞彙。在古代,人們常用“死”來表示最極端的意思,後來加上“命”來強調行動的決心和獻身精神。

繁體字“死命”為《死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在有所不同。《死命》的古代寫法為“死覭”。

例句

1. 他為了救小狗,不顧一切地沖進了燃燒的房屋,拼命地撲滅火焰。

2. 這支隊伍為了保衛國家,奮勇殺敵,表現出了堅韌的死命精神。

組詞

1. 拼命:極力,不顧一切地去做某事。
2. 畢命:指被殺害或喪命,不幸喪失生命。
3. 守命:努力保護自己的生命,謀求生存。
4. 死忠:指對君主或主人忠誠到死的人。
5. 死地:指戰場或危險的地方,有可能喪生的地方。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拼命、拼死、全力以赴、賣命。

反義詞:濫竽充數、敷衍了事、漫不經心、草率從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