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不安的意思、卧不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不安的解釋

(1) [insomnia with restlessness]

(2) 輾轉不能安睡。可因飲食過飽胃脘脹滿或胃中有熱或其他因素而緻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

(3) 指不能平卧之症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足陽明之逆也。——《素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卧不安”是中醫經典術語,出自《素問·逆調論》,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輾轉難眠
    指因身體不適(如胃脘脹滿、胃熱等)導緻的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困難或多夢易醒。《靈樞·淫邪發夢》記載的“卧不得安而喜夢”即屬此類,常見于現代胃腸疾病伴隨的失眠症。

  2. 不能平卧
    特指因氣逆(如胃氣上逆)導緻無法平躺休息的病症,常伴隨呼吸異常。《素問》中“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足陽明之逆也”即描述此症。

二、中醫病機與調治

“胃不和則卧不安”是核心病機,指胃氣失和(如飲食積滞、胃熱)導緻陰陽失調,進而引發上述症狀。治療需“和胃”,通過恢複胃腑通降功能使陰陽自和,如《素問》所述“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卧也”。


擴展說明
現代中醫認為“卧不安”常見于胃腸神經官能症、胃炎等疾病,需結合具體證型辨證施治。此術語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将睡眠障礙與髒腑功能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卧不安

「卧不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躺着睡覺都覺得不安甯,形容心裡煩躁或焦慮不安。該成語的拆分部首為「卩」和「不」,其中「卩」是一個獨體字,「不」是輔助部首。它的筆畫數為7畫。

成語「卧不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晉書·王恢傳》中的一個故事。相傳當時王恢剛剛成為王導的屬下,但是他擔心自己不能勝任。一天王導看到王恢躺在床上無法入睡,問他為什麼。王恢回答說:「卧不安,恨不能足賜死以終海内之訓。」意思是躺在床上都覺得不安,恨不得甯願死了以免擔負天下重托。從此,人們常用「卧不安」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内心煩躁的狀态。

「卧不安」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臥不安」。

在古時候,「卧不安」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些書中将其寫為「臥不安」,「臥」是指卧室、床鋪的地方,「不安」則表示擔心、不安甯。這種寫法相對較少使用,現代通用的寫法是「卧不安」。

以下是一些使用「卧不安」的例句:

1. 這幾天工作壓力太大,我晚上卧不安。

2. 考試前的晚上,他卧不安,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

3. 兒子生病了,媽媽整晚都卧不安,一直守在他的床前。

與「卧不安」相關的組詞有:不安、躺不安。

「卧不安」的近義詞包括:躺不舒服、心神不甯。

「卧不安」的反義詞是:心安理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