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說宗教義理。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歎其老》詞:“老佛更堪笑,談妙説虛空。”
“談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談說宗教義理,尤其側重對玄妙、虛空境界的探讨。該詞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帶有哲學或禅意色彩。
出自宋代辛棄疾《水調歌頭·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歎其老》:“老佛更堪笑,談妙說虛空。”
此句通過“談妙”一詞,諷刺了宗教義理中過于玄虛的讨論,體現了作者對空談佛理的批判态度。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研究宗教哲學的語境中。例如描述高僧論道、文人探讨玄理等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解析,可查看漢典、《水調歌頭》原詞注解。
談妙是一個常用的成語,表示談論或讨論一些高深、玄妙的問題或思想。
談妙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言和女,其中言是聲符部首,女是字義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談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人墨客們。他們常常以詹事、談道為興趣,并以玄妙、深奧的問題為話題進行探索和讨論,用以陶冶情操。
談妙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談妙。
在古時候,談妙的寫法并非與現代完全一緻。其中,"談"字在古代寫作"譚","妙"字的古代寫法是"廟"。這些變化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和字形的演變而改變的。
1. 他們在午夜河邊談妙,探讨生命的意義。
2. 他是一位喜歡談妙的文人,經常執筆寫下一些玄學的文章。
3. 今日我們歡聚一堂,共同談妙,交流思想。
談心、談笑、談論、談及、談判、妙人等。
探讨、研究、深究、思考。
淺顯、膚淺、庸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