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樹的意思、風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樹的解釋

《韓詩外傳》卷九:“ 臯魚 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後因以“風樹”為父母死亡,不得奉養之典。《晉書·孝友傳序》:“聚薪流慟,銜索興嗟,曬風樹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遠之情也。” 宋 範仲淹 《上執政書》:“今親亡矣,縱使異日授一美衣,對一盛饌,尚當泣感風樹,憂思無窮。” 清 錢謙益 《太仆寺寺丞黃正賓授承德郎母王氏贈安人制》:“母儀邈矣,永懷風樹之凄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風樹”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典故 該詞出自《韓詩外傳》卷九記載的典故:臯魚感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用“風樹”比喻父母亡故後子女無法盡孝的遺憾()。

二、核心語義 字面指“風中樹木”,實際暗含兩層象征:

  1. 自然現象:樹木受風幹擾無法靜止,類比子女因外力(如時間流逝)錯失奉養父母的機會。
  2. 情感寄托:特指父母離世後,子女追悔莫及的悲痛心境,成為中華孝文化中的經典意象。

三、文學應用 常見于古代詩文表達孝思,如《晉書·孝友傳序》用“風樹”描述喪親之痛。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典故引用,體現對親情遲暮的感慨()。

四、近義表達 可替換為“風木之悲”“蓼莪之思”等同類典故成語,均含“未及盡孝”的哀傷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樹是一個詞彙,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風”和“樹”。下面我會分别給出它們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還有一些相關的信息。 風字的部首是風字頭,它的筆畫數為四畫。它的來源是象形字,形狀像風吹拂過地面上的蟲子。在繁體中,風字保留了同樣的形狀。 樹字的部首是木字頭,它的筆畫數為八畫。它的來源也是象形字,形狀像一棵生長在地面上的樹木。在繁體中,樹字在形狀上有一些變化,但還是能夠辨認出來。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仍然可辨認。風字的古代寫法相對簡單,形似現代寫法的縮寫形式。樹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在形狀上稍有差異,但仍然可辨認出來。 以下是一個例句:“陽光灑在風樹上,樹葉輕輕地搖曳。” 關于組詞,可以根據風和樹的特點進行組合,如“風吹樹葉”、“綠色的樹木”等。近義詞可以有很多,比如,風可以用風風火火來代替,樹可以用樹木、木本植物來代替。反義詞方面,風的反義詞可以是無風、風平浪靜,樹的反義詞可以是無樹、樹倒。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