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交絕遊的意思、息交絕遊的詳細解釋
息交絕遊的解釋
屏絕交遊活動。隱居。
詞語分解
- 息交的解釋 謂謝絕交遊,不問世事。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絶遊,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八:“﹝ 劉斯立 ﹞屏居 東平 ,杜門卻掃,息交絶遊。”《明史
- 遊的解釋 遊 ó 人或動物在水裡行動:遊泳。遊水。 不固定:遊資。遊走。遊牧。遊行。遊學(古指離開本鄉到外地或外國求學)。遊擊。遊弋。遊離。遊子(離家久居外鄉的人)。 河流的一段:上遊。中遊。下遊。 交往,來往
網絡擴展解釋
“息交絕遊”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最早出自晉代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遺,複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借此表達辭官歸隱後斷絕世俗交往、追求獨善其身的隱居态度。
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 “息交”:停止與他人的交往;
- “絕遊”:斷絕世俗的交遊活動。
- 整體含義:指主動摒棄一切社交活動,選擇隱居生活,不問世事。
用法與語境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用于描述人的行為狀态(如“杜門卻掃,息交絕遊”)。
- 適用場景:多用于形容文人、隱士或厭倦世俗者的生活方式,強調主動疏離社會關系。
例句與延伸
- 古代用例:
《揮麈後錄》記載劉斯立“屏居東平,杜門卻掃,息交絕遊,人罕識其面”。
- 現代延伸:
- 形容專注創作或研究時主動減少社交(如“為潛心寫作,他息交絕遊”);
- 也可比喻對現實失望後的消極避世态度(需結合語境判斷)。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杜門卻掃、深居簡出、離群索居。
- 反義詞:廣結良緣、八面玲珑。
總結來看,“息交絕遊”不僅是隱居的代稱,更蘊含對世俗價值的反思,常見于文學與曆史叙述中。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褒貶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息交絕遊》
《息交絕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停止交往和旅遊。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徹底地斷絕交往和互動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源:
《息交絕遊》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家李白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中描述了送别杜少府的場景,表達了杜少府離别後不再返回的意思。後來,人們将其中的“息交絕遊”這一句從詩中剝離出來,引申為整個成語。
繁體:息交絕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對于漢字的寫法有時會有一些差異,早期的寫法有些與現代略有區别,例如:
以下是《息交絕遊》的例句:
他們曾是最好的朋友,但現在已經息交絕遊了。
組詞:
息事甯人、交心相融、絕交無門
近義詞:
斷交、絕交、斷絕往來
反義詞:
交往、往來、保持聯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