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等身的意思、等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等身的解釋

[a large number of] 與人的身高或重量相等,形容數量多

等身書

等身金

著作等身

詳細解釋

與身高相等。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生平所著之書,雖無裨於人心、世道,若止論等身,幾與 曹交 食粟之軀,等其高下。”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七:“故人有子尚饘粥,抱君等身大著作。” 魯迅 《野草·過客》:“過客--約三四十歲,狀态困頓倔強,眼光陰沉,黑須,亂發,黑色短衣褲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脅下挂一個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等身是漢語中具有形象化特征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指與人的身高相等,多用于形容物體的長度或數量與人自身高度相當。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基礎釋義

  1. 字面本義

    “等”指等同、相當,“身”指身體高度,合稱表示長度或高度與人直立時的身高相同。

    例證:

    “等身金”指與人身等重的黃金(《漢語大詞典》)。

  2. 引申用法

    後衍生出數量龐大的象征意義,尤其以“著作等身”為典型,形容著作疊放起來高度與作者身高相當,贊譽學術産出豐碩。

    例證:

    《宋史·賈黃中傳》載“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漢語大詞典》)。


二、權威詞典釋義


三、文化内涵與固定搭配

“等身”在現代漢語中幾乎專用于“著作等身”這一成語,強調學術或創作成果的累積之巨,隱含對學者畢生貢獻的敬意。

語法特征:


詞義演變示意表

時期 核心義 典型用例
古代 物體高度等同身高 “等身金”“等身書”
近現代至今 喻成果極豐 “著作等身”“著述等身”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www.hydcd.com/cd/htm12/ci222052w.htm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https://www.mprc.ndrc.gov.cn/xdhy/gywm/201809/t20180930_898298.html

網絡擴展解釋

“等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指物體或數量與人的身高或重量相等。例如“等身金”指黃金數量與人體重量相當,形容財富極多。

  2. 引申義
    用于比喻數量極多,尤其是與個人成就相關的積累。典型用法如“著作等身”,形容一個人著作摞起來的高度與其身高相等,強調學術或創作成果豐碩。


二、常見用法與示例

  1. 文學作品
    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到“若止論等身,幾與曹交食粟之軀,等其高下”,通過對比強調著作的體量。
    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抱君等身大著作”,則用“等身”贊譽友人的學術成就。

  2. 現代語境
    如:“楊冰數論著作等身,成為中外知名學者”,或“他一生科研成果等身,終獲院士稱號”。


三、詞源與延伸

“等身”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原指物理高度的相等,後逐漸抽象化為對數量的誇張描述,尤其用于學術、藝術等領域。法語中亦有類似表達,如“grandeur nature”(原尺寸)可對應字面意義。

該詞通過具象與抽象的結合,生動傳達了“數量龐大”或“成就卓著”的語義,常見于褒義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傲童闆帳博買務不分玉石不録不直一文雠國抽緒怆情處境出舉興生除中慈禧太後殚謀戮力掂斤抹兩地理環境決定論二荒地風塵表物浮礁臯原公因子孤野含臉漢陰诮鹄立互助社交徧交帳夾牆節憂吉隆快捷魁率眉頭冥分齧壞蹑級泡蘑菇片詞隻句匹婁平陷婆婆家切適伽荼傾回旗旆騎卒如埙如箎賞信罰明扇迫設喻說家克計疏澁探投剔牙松同心一德誣扳侮笑湘陵妃子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