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星名。即南箕星。 漢 應瑒 《正情賦》:“南星晃而電隕,偏雄肅而特飛。”《南齊書·天文志》:“﹝ 永元 九年﹞九月乙丑,月掩牽牛、南星。” 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大火南星月,長郊北路難。”參見“ 南箕 ”。
(2).草名。即天南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天南星》:“南星因根圓白,形如老人星狀,故名南星。”
“南星”一詞具有雙重含義,分别源于天文學和植物學,具體解釋如下:
指二十八宿中的箕宿,位于南方,古人常通過觀察其星象變化推測氣象。例如漢代應瑒《正情賦》提到“南星晃而電隕”,李白詩中也有“大火南星月”的表述,均與星象相關。
1. 植物學特征
2. 藥用價值
3. 名字寓意 作人名時,“南”象征溫暖光明,“星”寓意出衆耀眼,整體寄托健康平安、才華卓越的期許。
在文學中,“南星”偶被用作追求理想或高尚品質的象征,如成語“南星”比喻精神追求。
《南星》是指植物界裡的一種常綠植物,也叫鐵南星、鐵樹,是一種具有草本習性的南方植物。
拆分部首:卩(右下),木(左上),示(右上)。
拆分筆畫:共14畫。
《南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釋草》。南星原本是南方地區的一種植物的名稱,後來逐漸被引申為指代植物界中的常綠植物。
繁體字為「南星」。
古時候漢字寫作「南》尚《目》 卩示十兄刀」,其中「尚」表示方位南,「目」表示植物,「示十兄刀」為南星的偏旁。
1. 那邊的花壇中,長滿了茂盛的南星。
2. 葉子上的露珠像南星般閃耀着微光。
南星花、南星樹、金南星
鐵南星
北極星、北方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