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元的意思、記元的詳細解釋
記元的解釋
紀6*元,紀年的開始。 漢 袁康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蓋 夫子 作《春秋》,記元於 魯 ,大義立,微言屬,五經六藝,為之檢式。”
詞語分解
- 記的解釋 記 (記) ì 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裡:記憶。記取。記性。博聞強記。 把事物寫下來:記錄。記功。記者。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記。日記。大事記。 符號,标識(?):印記。标記。記號。 古時的一種公文:奏記。箋記。 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斑:胎記。 量詞,指打一下:給他一記耳光。 忘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元的解釋 元 á 頭、首、始、大:元兇。元首。元旦。元年。元勳。元帥。狀元(科舉考試第一名)。 基本:單元。元件。元氣(精氣,根本)。元素。元音。 同“圓”⑦。 未知數:一元二次方程。 中國朝代名:元代。元曲。 姓。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諱,以“元”代“玄”。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記元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記元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規範收錄的獨立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
一、核心釋義
- 字面拆解
“記”指記錄、記載,“元”可指起始、根本或單元。組合後通常表示記錄的開端、基本單位或關鍵節點。例如在曆法或紀年體系中,“記元”可能指某個紀年系統的起始年份(如“公元元年”),但該用法非現代漢語标準表述。
二、補充說明
- 專業領域用法
在部分專業文獻中,“記元”可能作為術語出現:
- 語言學:指語言記錄的最小單位(如音位、詞素),但更常用“記音單位”或“語素”等規範術語。
- 文獻學:偶見指代古籍中劃分的章節單元,如《禮記》注疏提及“篇内記元”指章節起始标記,屬古語用法。
三、使用提示
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辭海》(第七版)等權威辭書收錄,日常使用易産生歧義。建議優先選用“紀元”(指紀年的起始年份)、“紀年單位”等規範詞彙替代。
參考資料: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未收錄“記元”詞條。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1425-7,“元”字釋義中未列“記元”為獨立詞彙。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298-2,卷10第12頁強調“元”作“起始”義時多與“紀”搭配為“紀元”。
網絡擴展解釋
“記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 核心解釋:指“紀元”,即紀年的開始,表示曆史或時間的起始點。例如《越絕書·德序外傳記》中提到:“蓋夫子作《春秋》,記元于魯”,意為以魯國為紀年起點()。
2.詞源與出處
- 古籍引用:出自東漢袁康的《越絕書》,原文通過“記元”強調紀年體系的确立,與古代曆法、曆史記載密切相關()。
- 構成解析:由“記”(記錄)和“元”(開端)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記錄開端”。
3.擴展用法與辨析
- 現代語境:如今“紀元”更常用,如“公元紀元”;而“記元”多出現在古籍或學術讨論中,屬于相對冷僻的詞彙。
- 注意誤區:部分資料(如)提到“記元”為成語,意為“牢記重要事物”,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誤傳或混淆了其他詞語(如“銘記于心”)。
4.相關詞彙
5.示例用法
- 古籍例:漢朝以武帝年號“建元”為記元,标志新的曆史階段。
- 現代例:曆史學家常以重大事件(如朝代更替)作為記元的依據。
“記元”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紀年的起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讨其曆史背景或與其他紀年術語的區别,可參考《越絕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宅柏夭幫口襃封飽覧邊域鄙固璧堂不幸而言中藏污納垢茶湯壺承雲坼剖楚望台代漏龍東國蠹孽梵輔天飯前風雪夜歸人格铮铮過敏合市話茬兒胡然潔郎金絲猿汲援譏谪及晬拒馬诳嘴逵路狼煙大話老阿媽牢藉蠟蹋盭夫李郭同船留行侶伴器小易盈襦袍傷毀尚玄沙裙神服繩絡申治折實市估屍身書證速記記號貪求無已調唆頽氓脫崗象房缬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