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威蕤。草名。《隋書·禮儀志一》:“威香散馥,零露凝甘。”參見“ 威蕤 ”。
“威香”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解釋如下:
威香指一種草本植物,即“威蕤”(又稱玉竹),屬于百合科多年生植物。其根莖可食用或入藥,具有養陰、潤燥、清熱等功效。古代文獻中,它也被視為瑞草,傳說與君王的德行相關,如《隋書·禮儀志》提到“威香散馥,零露凝甘”。
古代文獻如《孫氏瑞應圖》記載,威香被視為祥瑞之草,若君王重禮或愛民,此草會自然生長于宮廷。部分詩詞(如清代屈大均的詩句“山果木威香”)也借其表達自然之美。
個别資料提到“威香”可能與“威蕤”的華麗、繁盛之意相關(如漢賦中的描述),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威香主要指玉竹這一植物,兼具藥用與文化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藥理或古籍記載,可參考《本草綱目》或《隋書》等文獻。
《威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具有威力的香氣”。威指具有威嚴、威力的意思,香指香氣。綜合起來理解,《威香》指的是一種獨特且具有威力的香氣。
《威香》的部首是“⺡”(犬部)和“香”(香部),分别代表威和香。《威香》總共有15畫。
《威香》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爾雅》,是中國古代經典文化的一部分。
《威香》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威香」。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威香》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威薌」,薌是指芳香之意。古人将《威香》的香氣與芳香聯繫在一起。
1. 這種花散發出的威香,讓人神清氣爽。 2. 那盒子裡裝滿了威香撲鼻的香薰精油。
組詞包括:香水、香氣、香熏、香薰、威嚴、威力。
近義詞包括:香味、芳香、香味濃郁。
反義詞包括:臭味、難聞、惡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