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精美的酒器。借指美酒。《易·中孚》:“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高亨 注:“言我有美爵,與爾共之,即共飲此酒也。”
(2).高官厚祿。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雖假容於江臯,乃纓情於好爵。”
"好爵"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需拆分解析其本義與引申義,核心含義圍繞"爵"的官職與酒器雙重屬性:
"爵"的本義
甲骨文象形為酒器,《說文解字》釋:"爵,禮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酒"(卷五·鬯部)。後引申為君主封授的等級稱號,《禮記·王制》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好"的修飾作用
"好"(hǎo)作形容詞時表珍貴、優越,《爾雅·釋言》:"好,善也"。此處修飾"爵",強調爵位的尊貴性。
本義:顯赫的官爵
《周易·中孚》:"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指高貴的官職。三國虞翻注:"好爵謂王三公之位也"(《周易集解》引)。
引申義:美酒佳釀
由酒器本義衍生,陶淵明《止酒》:"好爵吾不萦",以"好爵"喻美酒,體現雙關修辭。
仕途追求
陸機《演連珠》:"好爵羁縻",反映士人對功名利祿的向往。班固《漢書·叙傳》亦載:"好爵是縻",顔師古注:"縻,系也,言貪戀官爵"。
道德警示
《周易》王弼注強調:"不私權利,唯德是與",警示勿為爵祿失節。此思想影響後世,如《顔氏家訓》斥"好爵祿而惡刑罰"的功利心态。
權威參考文獻
“好爵”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好爵”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含義:
比衆不同駁火超今越古仇殺淳元單味大渠掉書袋帝學冬烘頭腦對路藩部訪尋富彊匄奪鈎深極奧軌忒故墟鶴辔賀遂壺矢加緊睑闆減黜監守階室金眸金容拘閉決勝跼脊開腔孔隙控咽款睇匡國濟時連偶陵蔑羅緞捏怪排科配色恲性批命平獄仆死潛洽曲藝人山人海若個晌午神谕速記讨讁誣怪物以稀為貴銜橜縣治犀顱玉頰心粗氣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