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未及的意思、未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未及的解釋

(1) [before]∶來不及

老師未及說完,下課鈴響了

(2) [not involve]∶并未涉及

他所說的隻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詳細解釋

(1).沒有來得及。《史記·張耳陳馀列傳》:“大王舉 梁 楚 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 河 北也。”《後漢書·侯霸傳》:“惟 霸 積善清絜,視事九年……未及爵命,奄然而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丫鬟未及答應,大夫急急揩抹乾淨,即伸手桌子上去取燭臺過來,揑在手中。”《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姑娘還未及開言, 張太太 的話也來了,説:‘這麼着好哇!’”

(2).不曾涉及。 唐 張泌 《惆怅吟》:“ 江淹 彩筆空留恨, 莊叟 玄談未及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未及"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否定副詞"未"和動詞"及"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是沒有達到、來不及或涉及不到。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規範,其詳細釋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指時間上未能趕上或達到

    表示動作或狀态在某個時間點之前沒有發生或完成。

    例:

    他未及出門,大雨已至。(《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指空間或範圍上未觸及

    表示未到達某一地點或未涉及某一領域。

    例:

    計劃未及實施,便遭遇變故。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二、引申義與特殊用法

  1. 表示能力或條件不足

    指因能力有限而無法做到某事,常見于古漢語。

    例:

    臣雖盡力,未及萬一。(《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十三經注疏》。

  2. 委婉表達"回避"或"未參與"

    用于淡化負面行為,如"未及回應"即"未回應"。

    例:

    他對争議問題未及置評。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三、語法特征


四、古籍例證

  1. 《論語·衛靈公》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謂追求不朽,若"未及"則憾。

    來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重印本)。

  2.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未及渡",指項羽未能及時渡江。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


五、近義辨析


六、現代應用

在公文中表示程式未完成(如"未及報備"),或法律文書描述義務未履行。

例:

因不可抗力未及履行合同。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


注:以上古籍及詞典來源可通過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www.nlc.cn)或專業學術數據庫(如CNKI)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未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1. 來不及(時間層面)
    指因時間不足或突發情況導緻未能完成某事。
    例句:

    • “老師未及說完,下課鈴響了”。
    • 《史記》中記載:“大王舉梁楚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河北也”。
  2. 未涉及(内容層面)
    表示未提及或未包含某事物。
    例句:

    • “他所說的隻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 《三國演義》中:“到縣未及四月,朝廷降诏……”(指時間未滿)。
  3. 未能達到(程度層面)
    在古詩詞或文言中,可表示“比不上”或“未達到某種标準”。
    例句:

    • 劉琨《重贈盧谌詩》:“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二、用法擴展


如需更多古籍或現代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艾康八鴻把火闆脂邊将标圖楚情翠鬟戴帽子得國紡車放廢馮國璋豐化分門書簠簋不修鬼嘯纮紞幻化擊蒙京原鐵路錦罽就成狼突豕竄牢騷滿腹連編煉金領覽吏術蘆蕩火種炰烙偏氣破茬嵰山遷舟橋涵殑殑傾崄懃順凄凄七月流火曲部戎器容容少年中國學會設詞事核言直壽星老兒術家四器蒐乘亭決銅渾儀碗唇灣頭圍桌蓊荟香火錢仙真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