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廢的意思、放廢的詳細解釋
放廢的解釋
(1).放逐罷黜。《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 賀 嚚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叙》:“三代盛矣,然 禹 之孫 太康 失國, 湯 之孫 太甲 放廢。”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傳》:“及一時放廢諸臣,皆國家舊人,去不以罪,所宜録用。”
(2).放縱自棄。《明史·文苑傳二·王廷陳》:“屏居二十餘年,嗜酒縱倡樂,益自放廢。”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 孫宏 ﹞抱經綸之宏略,少不見用於時,中歲輒自放廢,與方外緇衲為侶。” 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今使為 寶玉 者於 黛玉 既死之後,或感憤而自6*殺,或放廢以終其身。”
詞語分解
- 放的解釋 放 à 解脫約束,得到自由:把籠子裡的鳥放了。放膽。放誕。放任。放肆。放歌。放懷。豪放。釋放。 散(刵 ):放工。放假。放學。放晴(陰雨後轉晴)。 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動,放手不管,含貶義)。 驅逐到遠方去:放逐。放黜。流放。 到基層去:放官(古時指任命為外地官員)。下放。 發出:放電。放毒。放光。發放。 借錢給别人,收取利息:放債。放貸。 擴展:放大。放寬。 花開:百花
- 廢的解釋 廢 (廢) è 停止,不再使用:廢弛(應該施行而不施行)。廢除。廢黜(罷免,革除)。廢帝(被廢黜的皇帝)。廢棄。廢止。廢置。因噎廢食。 沒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廢話。廢品。廢墟(受到破壞之後變成荒蕪的地方)。 沒有用的東西:修舊利廢。利用“三廢”(“三廢”,廢氣、廢水、廢渣)。 荒蕪,衰敗:田園荒廢。幾經興廢。 重傷或殺死某人:廢了他。 興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放廢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放廢”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基本解釋
-
放逐罷黜
指因過錯或失寵被剝奪官職或地位,驅逐出原有環境。
- 古代用例:如《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提到“賀嚚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描述人物因品行不端被罷黜。
- 現代延伸:可引申為對人或事物的廢棄處理,如提到的“中低放廢物處理工廠”。
-
放縱自棄
指行為不加約束,沉溺于享樂或消極狀态。
- 典型場景:《明史·文苑傳二·王廷陳》記載其“嗜酒縱倡樂,益自放廢”,形容因不得志而自暴自棄。
- 成語化傾向: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放任與頹廢的雙重含義。
二、使用注意
- 古代文獻:多用于政治或人物品評,如宋代曾鞏《太祖皇帝總叙》提及“太甲放廢”,指帝王被廢黜。
- 現代語境:需區分具體場景,如環保領域指“廢棄物排放”,文學描述則偏向自我放縱的消極狀态。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明史》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廢(fàng fèi)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用于形容某物或某人變得毫無用處或廢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放(方):旁字邊,六畫
廢(廣):底字邊,八畫
來源:
《放廢》一詞的來源較為難以考證,但它通常用于形容某物或某人由于失去作用或價值,變得沒有用處或被廢棄了。
繁體:
放廢
古時候漢字寫法:
放廢
例句:
1. 這台電視經過多年的使用已經放廢了。
2. 被解雇後,他覺得自己像一顆放廢的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組詞:
放蕩、廢棄、放逐、廢除、廢品
近義詞:
報廢、廢棄、廢舊、廢除
反義詞:
使用、有用、有效、應用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