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未及的意思、未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未及的解释

(1) [before]∶来不及

老师未及说完,下课铃响了

(2) [not involve]∶并未涉及

他所说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详细解释

(1).没有来得及。《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大王举 梁 楚 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 河 北也。”《后汉书·侯霸传》:“惟 霸 积善清絜,视事九年……未及爵命,奄然而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丫鬟未及答应,大夫急急揩抹乾净,即伸手桌子上去取烛臺过来,揑在手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还未及开言, 张太太 的话也来了,説:‘这么着好哇!’”

(2).不曾涉及。 唐 张泌 《惆怅吟》:“ 江淹 彩笔空留恨, 庄叟 玄谈未及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未及"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否定副词"未"和动词"及"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是没有达到、来不及或涉及不到。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规范,其详细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指时间上未能赶上或达到

    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某个时间点之前没有发生或完成。

    例:

    他未及出门,大雨已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指空间或范围上未触及

    表示未到达某一地点或未涉及某一领域。

    例:

    计划未及实施,便遭遇变故。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二、引申义与特殊用法

  1. 表示能力或条件不足

    指因能力有限而无法做到某事,常见于古汉语。

    例:

    臣虽尽力,未及万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十三经注疏》。

  2. 委婉表达"回避"或"未参与"

    用于淡化负面行为,如"未及回应"即"未回应"。

    例:

    他对争议问题未及置评。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三、语法特征


四、古籍例证

  1. 《论语·卫灵公》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谓追求不朽,若"未及"则憾。

    来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重印本)。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未及渡",指项羽未能及时渡江。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五、近义辨析


六、现代应用

在公文中表示程序未完成(如"未及报备"),或法律文书描述义务未履行。

例:

因不可抗力未及履行合同。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注:以上古籍及词典来源可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www.nlc.cn)或专业学术数据库(如CNKI)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未及”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含义

  1. 来不及(时间层面)
    指因时间不足或突发情况导致未能完成某事。
    例句:

    • “老师未及说完,下课铃响了”。
    • 《史记》中记载:“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
  2. 未涉及(内容层面)
    表示未提及或未包含某事物。
    例句:

    • “他所说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 《三国演义》中:“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指时间未满)。
  3. 未能达到(程度层面)
    在古诗词或文言中,可表示“比不上”或“未达到某种标准”。
    例句:

    • 刘琨《重赠卢谌诗》:“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二、用法扩展


如需更多古籍或现代例句,可参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摆擂枱伴唱鞭哨闭废苍白谗柄朝名市利穿堂风东岱泛潮幡华服度高泽狗骨寒鸿寒湿衡水幻茶魂瓶呼衍鬋鬘翦钱艰迍家主婆精练九重凯声慨允抠字眼儿缭曲流晖鸣棹靡习内三院排方迫陿青湓气胀荣禄山镇神后沈溺石碕时享收造刷俐庶汇私生子四项基本原则诉求昙花天藻铁船湍鸣望云亭危国箱笥乡相限制行为能力小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