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年7月由*********、王光祈等在北京發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總會設北京(1924年遷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國巴黎設分會。會務活動有出版刊物、講演、學術讨論等。1925年底,因會員嚴重分化而停止活動。
少年中國學會是五四運動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青年社團之一,其曆史背景、宗旨及作用可概括如下:
少年中國學會由李大钊、王光祈等人于1918年發起籌備,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名稱源于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及意大利“少年意大利”組織的啟發,旨在改造積弱的“老大中國”,建立朝氣蓬勃的“少年中國”。
學會以“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為宗旨,要求會員遵循“奮鬥、實踐、堅忍、儉樸”的信條。核心思想是通過科學方法和社會實踐推動國家革新。
因會員思想分歧加劇,1925年底學會停止活動。左翼成員多數加入中國共産黨,右翼則轉向國家主義派。
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鳳凰網)、(中國作家網)等。
少年中國學會是一個詞組,由“少年”、“中國”和“學會”三個部分組成。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1. “少年”: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小”和“子”,拆分筆畫為4畫。
2. “中國”: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中”和“土”,拆分筆畫為8畫。
3. “學會”: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子”和“一”,拆分筆畫為7畫。
少年中國學會這個詞的來源是指中國少年學習團體或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中國的青少年可以共同學習、交流和成長。
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少年中國學會」。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中國」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中國」;「學會」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學會」。
例句:
1. 他是少年中國學會的一員,參加了很多有益的活動。
2. 這個學會旨在培養青少年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組詞:
1. 少年活動中心
2.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3. 學會成長
近義詞:
1. 少年學習團體
2. 青少年學習交流會
反義詞:
1. 成人學會
2. 青少年娛樂社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