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纨绔的意思、纨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纨绔的解釋

(1) [silk trousers] 用細絹做的褲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華美衣着

出與王、 許子弟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間,非其好也。——《漢書·叙傳》

(2) [sons of the rich]∶後世稱富家子弟

纨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詳細解釋

亦作“ 紈絝 ”。亦作“ 紈褲 ”。細絹制的褲。古代貴族子弟所服。《漢書·叙傳上》:“數年, 金華 之業絶,出與 王 許 子弟為羣,在於綺襦紈絝之間,非其好也。” 顔師古 注:“紈,素也。綺,今細綾也。并貴戚子弟之服。”後因以借指富貴人家子弟,含貶義。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請婚》:“畫轂鳴騶,紈褲相仍逞貴遊。”《紅樓夢》第一回:“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 洪深 《申屠氏》楔子:“有一個渾身錦繡,而鄙俗不堪的纨袴,調戲那女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纨绔"是漢語中具有文化特質的詞彙,其釋義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詞源考據 該詞由"纨"(wán)和"绔"(kù)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記載:"纨"指精細的白色生絹,屬貴重絲織品;"绔"通"袴",即下衣。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漢書·叙傳》:"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間",班固注曰:"纨,素也;绔,今細绫也",可見其本義指貴族子弟的華美衣着(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二、語義演變

  1. 本義層面:《古代漢語詞典》标注為"細絹制作的褲子",特指漢代顯貴階層服飾,如班固《漢書·叙傳》載班伯谏成帝言:"今與趙、李亂臣并處帷幄,臣懼其複濡染纨绔之習也"(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
  2. 引申層面:自宋代起逐漸發展為"富貴而不務正業者"的代稱。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強調"纨绔"隱含的階級屬性:"纨素為貴者所服,故其字從系"。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寄言纨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即為典型用例(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三、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借指富貴人家不務正業的子弟",強調其包含的貶義色彩。該詞常與"子弟"組合構成"纨绔子弟"的固定搭配,用于描述沉溺享樂、缺乏進取精神的富家青年群體(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網絡擴展解釋

“纨绔”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án kù(注意“绔”不讀“kuā”),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解釋

  1. 本義
    指古代富貴人家子弟穿的細絹制成的褲子。

    • “纨”指細絹(一種光滑的絲織品),如“羅纨”“绮纨”;
    • “绔”同“褲”,特指套褲或華美衣着。
  2. 引申義
    泛指富家子弟的華美服飾,後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多含貶義,形容其生活奢侈、不務正業。


二、語義演變


三、文學與典故


四、常見誤讀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書·叙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愈寶閣背違逼緊波若常武廠衣酬報詞頭錯繡當土鼎遊更版更議鬲山共鮌觀河合德荒野胡撥虎剌孩澗溪毛矜才金遁近着酒隱據常揩抹浪漚靈星門流谪裡語茫浪美舉梅山梅桃子猛撲孟月内力作用篣捶抨辟清熱啓請券劑勸阻三官錢涉厲勝負升元帖市中心守列署篆松隧特特為為同知通質飨祚賢谟消化道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