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勝負的意思、勝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勝負的解釋

1.勝敗;高下。《孫子·計》:“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後漢書·劉盆子傳》:“朕今遣卿歸營勒兵,鳴鼓相攻,決其勝負。” 宋 陳從古 《蝶戀花·芍藥》詞:“不共鉛黃争勝負,殿後開時,故欲尋春去。”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九章:“隻有你們,才是決定勝負的人,也是付出最大代價的人。”

2.指争輸赢,比高下。《隋書·韋師傳》:“其族人 世康 ,為吏部尚書,與 師 素懷勝負。”《明史·倪元璐傳》:“書院、生祠,相勝負者也,生祠毀,書院豈不當修復!”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經二》:“自 孔 鄭 兩本,互相勝負,古文今文門戶遂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勝負"是漢語中表示競争結果的核心概念,最早見于先秦典籍《孫子兵法》"勝負見矣"的表述。該詞由"勝""負"兩個反義語素構成,通過并列結構形成矛盾統一體,準确傳達出競争關系中對立統一的哲學内涵。

從《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看,"勝負"指"勝利和失敗",特指在對抗性活動中最終結果的分曉,如體育賽事、軍事較量等競争場景。其詞義演變可追溯至《說文解字》,其中"勝"本義為"承擔",後引申為"超越";"負"原指"依仗",後衍生"失敗"義,兩者組合形成現代常用義。

在語言應用中,"勝負"既可作為名詞單獨使用(如"決出勝負"),也可構成"勝負手""勝負師"等專業術語。據《圍棋術語辭典》記載,"勝負手"特指對弈中決定全局成敗的關鍵着法,該用法已擴展至商業競争等領域。詞義的泛化現象在《漢語詞義演變研究》中有詳細論述,顯示其從具體對抗結果向抽象成敗概念的延伸過程。

權威典籍引用:

  1. 《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研究(中華書局,2010)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
  3. 許慎《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日本棋院《圍棋大辭典》(誠文堂新光社,1995)
  5. 蔣紹愚《漢語曆史詞彙學概要》(商務印書館,2018)

網絡擴展解釋

“勝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勝利或失敗
    指競争、對抗等活動中最終的結果狀态。例如:“戰争的勝負取決于其性質”。
  2. 結果或結局
    強調事件發展的最終結論。例如:“比賽的勝負與臨場發揮密切相關”。

二、引證與演變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用法舉例

  1. 競争場景
    “國際象棋的勝負需通過策略判斷,而非窮盡所有可能”。
  2. 抽象比喻
    “人生如棋局,勝負不僅是結果,更是過程的積累”。

五、總結

“勝負”既可用于具體競争(如戰争、比賽),也可用于抽象比喻,其核心是強調對立關系中的最終狀态。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結果導向”或“過程影響”的側重點。

别人正在浏覽...

敗足暴強挫骨揚灰丹心答诏東謝蠻鬥盆厄害恩借豐顯拂雲帚趕擺格澤姑嘬還水橫地和親鶴首合同洪美鴻信候正華鬓豁蒙樓家祠嫁雞隨雞家物即便荊劉拜殺鏡輪京運錦裡酒法寄言款約老鲗溜猡猡賣苦力迷中磨敦木琴鳥散魚潰漚菅偏心漂沸企冀請準裘絺人間重晚晴鋭思僧舍折肱身奇食蛤蜊試暑天荒地老鐵人汪踦衛國仙袂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