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同德。 漢 王充 《論衡·譴告》:“天人同道,大人與天合德。” 唐 黃滔 《禦試良弓獻問賦》:“乾坤與之而合德,夷夏有之而一貫。”參見“ 合 ”。
(2). 漢 代美女。 趙飛燕 之妹。相傳其膚滑體香,性醇粹,善音辭。為卷發,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後為 成帝 所幸,謂為溫柔鄉。見《趙飛燕外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 飛燕 掌上可舞, 合德 膚滑不濡, 文君 眉若遠山, 麗華 名動人主。” 清 朱錫 《幽夢續影》:“水仙……以 西子 為色,以 合德 為香,以 飛燕 為态,以 宓妃 為名,花中無第二品矣。”
“合德”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道德相合,德性相契”。該詞由“合”與“德”二字構成:“合”字在《說文解字》中訓為“亼口也”,表示閉合、聚合之意,引申為符合、協調;而“德”字甲骨文作“彳直心”,《古代漢語詞典》釋為“内外相得于心”的品行準則。
從儒家思想體系來看,《周易·系辭下》“天地氤氲,萬物化醇”中“合德”指天地陰陽二氣的和諧交融,如孔穎達《周易正義》所述“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在倫理層面,《禮記·中庸》強調“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中“合德”體現為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道德統一性。
該詞在道家典籍中亦有特殊内涵,《莊子·齊物論》提出“德者,成和之修也”,主張通過“合德”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描述團隊協作或婚姻關系,如“琴瑟合德”形容夫妻志趣相投。
“合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同德/符合道德
指共同遵循道德規範,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互信。如《論衡·譴告》中提到“大人與天合德”,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成語化延伸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和睦相處、互信互愛”的社交理想狀态。
漢代美女趙合德
作為人名時,“合”象征團結協作,“德”代表道德品質,整體寓意“順應自然、品德高尚”,常用于寄予美好期望。
“合德”既可指道德層面的和諧,也可特指曆史人物趙合德。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衡》《趙飛燕外傳》等古籍。
背子坌沓辨析炳朖不封裁抑草鬥弛隳出乎春繁純一不雜辍止大膽旦兒豆嘴兒法羊飛蟲負餱甘馨甘之若素高會高劭怪咤棺束歸了包堆賀年卡灰垢夾層話焦慮金牛山遺址就書積憎菌圥亢滿快要良谟寮檐眇末民族共同語目無餘子年頭月尾片劑汽笛青菜遒上删夷盛鬋沈浸世風屬概念四聯單遂惔藤角紙恬如銅駝望雅碨泱文武兼備無梁桶孝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