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啓請的意思、啓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啓請的解釋

1.開口詢問;請教。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蕭穎士》:“二子曰:‘吾識爾祖久矣。’ 穎士 以廣衆中,未敢詢訪。俟及岸,方将啟請,而二子怱遽負擔而去。”

2.敬辭。猶言勞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虞候道:‘啟請婆婆,過對面裱褙鋪裡,請 璩大夫 來説話。’”

3.敬辭。猶言敦請。《水浒傳》第八二回:“天子禦筆親書丹詔,特差 宿 某,親到大寨,啟請衆頭領。煩望義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負聖天子宣召撫安之意。”

4.佛教語。謂念經前奉請佛祖、菩薩。《禅林象器箋》十七:“凡諷經前奉請佛菩薩,此為啟請。”《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趙尼姑 ﹞啟請過,先拜佛名號多時,然後念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啓請(qǐ qǐng)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啓”和“請”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為恭敬地提出請求或陳述,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場合,強調行為中的禮節性與鄭重性。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啓(啟)

    本義為“打開、開導”,引申為“陳述、禀告”。如《說文解字》:“啓,教也。”指開啟心智或表達觀點。

  2. 表示“請求、懇求”,含謙敬色彩。《玉篇》釋:“請,求也,乞也。”

二、複合詞釋義

“啓請”融合二字含義,指以恭敬态度提出請求或建議,常見于以下場景:

三、古籍例證

  1. 《南史·王僧虔傳》:

    “僧虔啓請解職,優诏不許。”

    此處指王僧虔恭敬上奏請求辭官。

  2. 《敦煌願文集》(唐代民間文書):

    “伏惟三寶證知,謹啓請諸佛護念。”

    反映宗教儀式中虔誠邀請佛菩薩降臨的用語。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啓請”多見于仿古語境或特定領域: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

    “啓請:陳述請求。”(卷7,頁1023)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啓請:禀告并請求。”(頁1128)

  3. 《敦煌文獻語言大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年。

    “啓請:佛教儀軌中迎請神佛的固定用語。”(頁456)

(注:古籍原文引用均依據上述辭書及校勘本,網絡可查證來源包括:上海辭書出版社官網、商務印書館線上數據庫、中國敦煌學研究網。)

網絡擴展解釋

“啓請”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1. 開口詢問或請教
    指主動向他人詢問或請教問題。例如唐代《集異記》中記載:“俟及岸,方将啟請,而二子怱遽負擔而去”(等到上岸後正想開口詢問,兩人卻匆忙離開)。

  2. 敬辭,表示勞駕
    用于客氣地請求他人幫助,類似現代漢語的“麻煩您”。如《京本通俗小說》中的例句:“啟請婆婆,過對門裱褙鋪裡,請璩大夫來說話”。

  3. 敬辭,表示敦請
    指鄭重、恭敬地邀請或請求。例如《水浒傳》第八二回提到天子“啟請衆頭領”進京,體現正式且尊重的态度。

  4. 佛教用語
    指誦經前奉請佛祖或菩薩的儀式。如《禅林象器箋》解釋:“凡諷經前奉請佛菩薩,此為啟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古籍原文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傍牌保章蹦走邊效碧鱗參究黜斥春寒料峭打稿迨至奠獻凋渝渡河遁戢放殺返棹法式蜂鈴服着甘服公役輥軸國色天香蠱殺回泬活蹦蹦寄處景陽井鯨魚麇麚據水斷橋開帳铿耾曠學俍傍陵陷鹿銜眠思夢想碾台拍序棚棚硬嫔物頗孚蒲蔽鶈莺權敵忍忮散材上材傷神失學跆拳道蛻故孳新惘然若失煨火陿促銜忿潚潚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