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君王的言語、诏诰。《書·鹹有一德》:“大哉王言。”《禮記·缁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舊唐書·韓愈韋辭等傳論》:“如俾之詠歌辛載,黼藻王言,足以平揖古賢,氣吞時輩。”《醒世恒言·佛印師四調琴娘》:“常言道:王言如天語,違背聖旨,罪該萬死。”
(2).指制诰之職。 唐 白居易 《舉人自代狀》:“文可以掌王言,學可以待顧問。”《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獨孤遐叔 累掌絲綸,王言無忝,訪之輿望,僉謂通材。”
“王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君王的言語或诏诰
指帝王發布的命令、言論,具有至高權威性。如《禮記·缁衣》提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比喻帝王之言雖初始細微,但傳播後影響力極大。
例:《舊唐書》中“黼藻王言”即指修飾帝王诏書。
制诰之職
代指古代負責起草诏書的官職,如唐代白居易《舉人自代狀》中“文可以掌王言”即強調此職能。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偶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古風創作中。需注意與當代人名(如央視主播王言)區分。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舊唐書》等典籍。
《王言》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尊貴的言論或重要的訓誡。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王者或者貴族的言談。
《王言》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王”字的“玉”部,右邊是“言”字的“言”部。它總共有10個筆畫。
《王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它是由兩個寓意深遠的字組合而成。
在繁體字中,《王言》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别。根據研究,古時候《王言》的寫法有所不同,但大體上與現代寫法相似,仍由兩個部首組成。
1. 君子倡導的正義,就是《王言》的真谛。
2. 學子們要以《王言》為座右銘,為人處世以正義為準則。
1. 君王:指帝王或國君。
2. 言傳:指口頭傳遞的信息或知識。
1. 君話:指君主或貴族的談話或言論。
2. 臣言:指臣子的言談或建議。
庸言:指無聊或平凡的言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