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脫的意思、亡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脫的解釋

脫落,脫漏。 胡適 《費氏父子的學說》:“六朝以來諸儒於經注解音釋,或得其遺以補亡脫,至 唐 始會為十二經,上自朝廷,下逮草野,皆有其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脫是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語素及古籍用例綜合考釋:


一、核心釋義


二、古籍用例分析

  1. 逃亡避禍

    《漢書·王莽傳》記流民“亡逃山林,轉為盜賊”,顔師古注:“亡脫賦役,相率為盜”,指民衆為躲避賦役逃亡。

  2. 文書遺漏

    唐代律法《唐律疏議·戶婚》規定戶籍登記“脫漏增減”,疏議釋“脫”為“全戶亡脫”,即整戶戶籍遺漏。

  3. 脫離束縛

    《論衡·道虛》言“蟬蛻蛇解”,喻指精神“亡脫濁穢”,超脫塵世束縛。


三、語義演變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14頁)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唐律疏議》(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論衡校釋》(黃晖,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亡脫”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由“亡”(失去)和“脫”(脫落)組成,指事物因脫落、缺失而無法挽回的狀态,多用于描述文字、典籍或自然現象的缺損。例如樹木細根死亡脫落時,内部養分轉移的現象。

  2. 引證與用法
    胡適在《費氏父子的學說》中提到,六朝儒者通過補足經書中的“亡脫”部分,最終形成唐代的十二經體系。此詞多用于學術或自然現象的客觀描述,含負面色彩。

  3. 擴展說明
    在古漢語中,“亡”通“無”,因此“亡脫”也可隱含“無脫漏”的辯證含義,但現代使用中更側重“脫落、缺失”的本義。

  4. 應用場景

    • 文獻考據:指古籍文字脫漏需補全
    • 生物學:描述植物器官脫落過程
    • 日常比喻:事物因缺損失去原有功能(如“計劃因關鍵環節亡脫而失敗”)。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學術引證及實際用例,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相關成語(如“亡羊補牢”),可參考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扳折爆發蔔鼎酬願刺呼打電話怠弛黨庇單桓雕蟲篆刻翻泊防送方興未已杠毂高擡明鏡閣淚貴富詭計過熟亨屯胡母昏茫棘匕禁罔巨什虧賊唠咯老命樂極則悲廪饷六一泉露田猛盛敏思牧犢子尼邱旁死霸骠騎千金劍辱身三保太監商借上陽人燒犀觀火示恩十二時蟲樹杪四飛悚悚歎佛田衣王媚頑疎尾尾文禮文绮五明宮鰞鱡現世報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