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送的意思、防送的詳細解釋
防送的解釋
押解護送犯人。 元 石德玉 《紫雲庭》第二折:“我這壁道防送早催逼,他那壁帶鉄鎖囚人監計,俺兩處各心碎。”《水浒傳》第一○二回:“當廳打一面十斤半團頭鐵葉護身枷釘了,貼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兩個防送公人,叫做 孫琳 、 賀吉 ,監押前去。”
詞語分解
- 防的解釋 防 á 戒備,預先作好應急的準備:防止。防備。預防。防範(防備,戒備)。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嚴格控制個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敵一樣)。防微杜漸(在壞事和錯誤剛冒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以免發展下去)。 守衛
- 送的解釋 送 ò 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送信。送審。輸送。護送。呈送。 贈給:送禮。贈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點:歡送。送别。送親。 丢掉:斷送。 收迎取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防送”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需結合語境理解:
1.押解護送犯人(常見釋義)
這是該詞最普遍的用法,指古代或文學作品中官府差役對犯人的押送監管。例如:
- 元雜劇《紫雲庭》提到“防送早催逼”;
- 《水浒傳》第一二回描述“差兩個防送公人”押解楊志;
- 清代小說《警世通言》中“防送人”即指押送差役。
2.防備賄賂(較少見)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指警惕他人贈送財物或賄賂,但此用法在古籍和現代文獻中均較少見,可能為個别詞典的釋義偏差。
使用建議:
- 文學/曆史場景:優先采用“押解犯人”的釋義,如分析《水浒傳》等古典作品時;
- 現代語境:建議使用更常見的“押解”或“防貪”等詞彙,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水浒傳》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防送是一個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防”和“送”。根據部首的拆分,我們可以知道“防”的部首是阜,而“送”的部首是辶。
防送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漢字,它的意思是用各種方式來阻止、避免或抵制送出。它可以是指警察或保安在交易現金時的安全操作,也可以是指某人在給别人送禮時,為了避免别有用心的人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得利益而采取的防範措施。
在繁體中,防送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防送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意思和發音。
以下是一個例句:“由于最近犯罪活動的增加,我們需要加強防送措施來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與防送相關的詞彙有許多。例如,防衛、防範、防守都可以與防送有相似的含義。這些詞都有包含意思“預防或抵抗不良行為”。
與防送相反的意思可以是送出,即沒有任何阻止或避免的行動。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