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烏賊。又名墨魚。《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潘嶽 《滄海賦》:“其魚則有吞舟鲸鯢,鰞鱡龍鬚。”參見“ 烏賊 ”。
“鰞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讀音與釋義
2. 文獻出處
該詞可見于晉代潘嶽的《滄海賦》:“其魚則有吞舟鲸鲵,鰞鱡龍須。” 此句通過“鰞鱡”與“鲸鲵”“龍須”等生物并列,展現海洋生物的豐富性。
3. 别名與文化關聯
“鰞鱡”是“烏賊”的古稱,現代多稱“墨魚”。因其遇險噴墨的特性,常被用作文學隱喻,象征隱蔽或突發變故。
《䲡䲪》是一個古代漢字,其意思是琵琶魚。琵琶魚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它的體形略呈半月狀,身體細長而扁平。這種魚有一對鳍,長得像琵琶的形狀,因此得名琵琶魚。
《䲡䲪》的拆分部首是魚(魚)字旁,由于“䲡”與“䲪”的結構相同,所以它們的拆分部首是相同的。
《䲡䲪》的總筆畫數為19畫。其中,“䲡”的筆畫數為9畫,由“魚”(魚)字旁的7畫和一個額外的橫筆畫構成;“䲪”的筆畫數為10畫,由“魚”(魚)字旁的7畫、“日”字旁的3畫和“一”畫構成。
《䲡䲪》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用它來形容琵琶魚的樣子,以示生動形象。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字逐漸被人們遺忘,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
《䲡䲪》的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一樣,即“䲡䲪”。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多種多樣,有些字在古代可能存在不同的字形。然而,在文獻資料中,我們沒有找到關于《䲡䲪》在古時候的不同寫法。
1. 他在湖邊釣魚時,釣上了一條美麗的《䲡䲪》。
2. 池塘裡遊來遊去的魚兒中,最吸引人的是那條小小的《䲡䲪》。
1. 䲡鳐:指鳐魚的一種。
2. 䲣魚:指䲣魚類,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
3. 䲢鱿:指鱿魚的一種,是一種軟體動物。
琵琶魚、琵琶蛇鳗、彈塗魚
非魚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