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張布如網的禁令法律。《漢書·刑法志》:“姦猾巧法,轉相比況,禁罔寖密。” 宋 曾鞏 《知州制》:“然破觚以為圜,斲雕以為樸,禁罔疏闊,而吏治蒸蒸,不至于姦,猶為近古。”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序:“悲年運之日往,值禁罔之逾密。”
禁罔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禁”與“罔”二字組合而成,需分釋其義以明整體含義:
“禁”的本義
指法律、法令或禮教所不允許的行為。《說文解字》釋“禁”為“吉兇之忌也”,引申為制止、約束㊟。如《禮記·曲禮》載“入竟而問禁”,強調對法規的遵從。
“罔”的核心義
本義為漁獵用的網具(《說文》:“罔,庖犧所結繩以漁”),後衍生為“蒙蔽”“欺騙”㊟。如《論語》“學而不思則罔”,即指受迷惑而不得真知。
“禁罔”的合成含義
結合二字,“禁罔”指通過法令或權術對人實施約束與蒙蔽,隱含以強制手段限制自由并掩蓋真相的貶義。如《漢書·刑法志》批判秦法“禁罔滋密”,描述嚴苛律法對民衆的雙重壓制㊟。
現代使用與權威參考
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如需深入考據,可查閱《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第1286頁“禁”字條㊟,或《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68頁“罔”字釋義㊟,兩部辭書均收錄其古典用例及訓诂來源。
㊟ 釋義參考《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 用例引自《論語·為政》
㊟ 語出《漢書·卷二十三》
㊟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www.hydcd.com
㊟ 《古代漢語詞典》ISBN:9787100044621
“禁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相近的闡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根據、、等來源,“禁罔”意為“張布如網的禁令或法律”,形容法令嚴密如網。例如《漢書·刑法志》中“姦猾巧法,禁罔寖密”,即指法律逐漸嚴苛細密。
詞源與結構
曆史用例
引申與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禁止、阻止行為”,但這一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法律術語的具體應用場景,可參考《漢書》《宋史》等史書原文。
安息香白衫襃忠悲愍碧榮倡始纏緜悱恻寵贶籌劃丑谥吹風敵衡法帖封戎割發攻奪垢面毫帛號房赫耀洪紛洪澇黃公頮澤教研組嘉士解調敬贈具存炕櫃炕寝考磐恪謹刻謙寇略匡建昆崗兩情缱绻料擇梨栗兒霖澍浏浏蠻貨皮場廟普通電報孅兒千了萬當麴先生攝衛授爵霜霭私痛陶化途次委佩聞聲蕪蒌亭霞杯夏耕銜膽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