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保太監的意思、三保太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保太監的解釋

明成祖 時大航海家太監 鄭和 ,小字 三保 ,故稱“三保太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六·三保太監》:“ 永樂 丁亥,命太監 鄭和 、 王景弘 、 侯顯 三人往東南諸國,賞賜宣諭。今人以為 三保 太監下洋,不知 鄭和 舊名 三保 ,皆靖難内臣有功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保太監”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别稱,其含義與他的身份及經曆密切相關:

詞義解析

  1. 名稱由來
    鄭和本名馬和,小名三保(或三寶),因在靖難之役中立功,被明成祖朱棣賜姓“鄭”,并升任内官監太監(正四品官職)。民間習慣以其小名稱呼他,故稱“三保太監”。

  2. 身份背景
    鄭和是回族,1371年生于雲南昆陽,12歲被明軍俘虜後淨身入宮,後成為朱棣的親信宦官。他出身伊斯蘭教家庭,祖父與父親曾赴麥加朝聖,這為他後來航海積累了文化認知。

  3. 曆史成就
    鄭和于1405年至1433年間七次下西洋,率領龐大船隊訪問亞非30餘國,開創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壯舉。其航海時間早于哥倫布、麥哲倫,是古代中國對外交流的标志性事件。

補充說明

“三保太監”既是對鄭和官職與小名的結合稱謂,也承載了其作為航海先驅的曆史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保太監》的意思

《三保太監》一詞源于中國民間傳統戲曲文化。它指的是被封建社會特别寄予厚望、充滿權力和特權的太監,主要扮演宮廷監視、控制女性、維護皇權等角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保太監》這四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人”、“口”、“少”和“大”,總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三保太監》的來源比較複雜,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文化和曆史。太監作為宮廷的特殊群體,兼具特權和權力,對于皇帝的統治發揮了重要作用。

繁體

《三保太監》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但在《三保太監》這個詞上,沒有特别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例句

1. 在古代中國,宮廷的權力往往是由三保太監掌握的。

2. 這位三保太監在宮廷中大權獨攬。

組詞

組詞可以根據詞義和詞性進行創造。例如:

1. 太監組詞:内監、公公、侍衛

2. 保太監組詞:執行、掌權、保護

3. 三保組詞:多保、全保、保障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與《三保太監》具有相似或相近意義的詞語,例如:三寸不爛之舌、高尚的權力、特權角色、皇權維護者等。

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與《三保太監》意義相反的詞語,例如:權力剝奪者、失勢者、平民百姓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