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忘蹄的意思、忘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忘蹄的解釋

猶忘筌。《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陸德明 釋文:“蹄,兔罥也;又雲兔弶也,繫其腳,故曰蹄也。” 金 李純甫 《畫兔》詩:“搗藥元無死,忘蹄始見渠。”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将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忘蹄"是源自《莊子·外物》的哲學概念,本義指捕獵者獲得獵物後遺忘捕具的行為。該詞出自"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的典故,其中"蹄"特指捕兔用的繩套工具。唐代成玄英在《莊子疏》中闡釋:"蹄以捕兔,既得兔而蹄可忘",揭示其表層含義為實用工具在達成目的後的價值消解。

在道家思想體系中,該詞被提煉為認知論命題。晉代郭象《莊子注》提出"寄物以為意,忘蹄以得兔"的注解,将具體物象上升為"言意之辨"的象征——如同捕具承載捕獵功能,語言也隻是承載思想的媒介。這一觀點與《周易·系辭》"得意而忘象"的表述形成互文,共同構成中國古典哲學"重意輕言"的認知傳統。

現代漢語中,"忘蹄"多用于文藝評論領域,特指藝術創作中超越技法束縛的狀态。如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所述"無法之法乃為至法",形容書畫家達到"忘蹄"境界時,筆墨技巧已與藝術表達渾然一體。該詞與"得魚忘筌""舍筏登岸"等成語共同構成漢語工具隱喻體系,被《漢語大詞典》收錄為"比喻悟道後忘其形迹"的固定表達。

本文核心釋義參考自中華書局《莊子集釋》(1961年版)及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1993年版)相關詞條,哲學闡釋部分援引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對言意關系的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忘蹄”是一個源自道家經典的詞彙,其含義與哲學隱喻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出處與本義
    源自《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這裡的“蹄”指捕兔的工具(如繩索或陷阱),莊子用“得兔忘蹄”比喻達到目的後便忽略手段,強調不拘泥于工具本身,與“得魚忘筌”含義相通。

  2. 引申義與用法
    後引申為兩種語境:

    • 正向:主張不拘泥形式,重視本質,如治學中“得意忘言”的思維。
    • 反向:警示勿忘本,如清代和邦額《夜譚隨錄》中“忘筌忘蹄”暗含對功利主義的批評。
  3. 文學引用
    金代李純甫《畫兔》詩“忘蹄始見渠”,以忘蹄暗喻藝術創作需超越技法;清代文獻則多用其反向含義,強調勿失初心。

  4. 使用注意
    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哲學、文學領域。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如讨論方法論時多為中性或褒義,涉及倫理時可能含貶義。


“忘蹄”通過捕兔工具與結果的關系,揭示目的與手段的辯證性,體現了道家“重意輕形”的思想,後世文學中擴展了其批判性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百裡才班榮博得傪悴晨羲篡絕攧唇簸嘴地廬滴圓番修鳳去秦樓奮豫黼衣方領戆昧郝鐘何況弘通儉确稽括救苦救難糾雜寄委穅豆考期靈明魯風鞵罵名茅绹目怆有天能言快語捏怪排科歐擊跑圈鉗盧千人針契诃夫戚意生湊聖私神骓折幹試官樹兵書房書帽松丘碎錦天論銅龍樓童烏暐鞾蚊陣誣證響噹噹翔洽詳思縣男綫裝歇夏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