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忘蹄的意思、忘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忘蹄的解释

犹忘筌。《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陆德明 释文:“蹄,兔罥也;又云兔弶也,繫其脚,故曰蹄也。” 金 李纯甫 《画兔》诗:“捣药元无死,忘蹄始见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忘蹄"是源自《庄子·外物》的哲学概念,本义指捕猎者获得猎物后遗忘捕具的行为。该词出自"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的典故,其中"蹄"特指捕兔用的绳套工具。唐代成玄英在《庄子疏》中阐释:"蹄以捕兔,既得兔而蹄可忘",揭示其表层含义为实用工具在达成目的后的价值消解。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该词被提炼为认知论命题。晋代郭象《庄子注》提出"寄物以为意,忘蹄以得兔"的注解,将具体物象上升为"言意之辨"的象征——如同捕具承载捕猎功能,语言也只是承载思想的媒介。这一观点与《周易·系辞》"得意而忘象"的表述形成互文,共同构成中国古典哲学"重意轻言"的认知传统。

现代汉语中,"忘蹄"多用于文艺评论领域,特指艺术创作中超越技法束缚的状态。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所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形容书画家达到"忘蹄"境界时,笔墨技巧已与艺术表达浑然一体。该词与"得鱼忘筌""舍筏登岸"等成语共同构成汉语工具隐喻体系,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为"比喻悟道后忘其形迹"的固定表达。

本文核心释义参考自中华书局《庄子集释》(1961年版)及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相关词条,哲学阐释部分援引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对言意关系的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忘蹄”是一个源自道家经典的词汇,其含义与哲学隐喻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出处与本义
    源自《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这里的“蹄”指捕兔的工具(如绳索或陷阱),庄子用“得兔忘蹄”比喻达到目的后便忽略手段,强调不拘泥于工具本身,与“得鱼忘筌”含义相通。

  2. 引申义与用法
    后引申为两种语境:

    • 正向:主张不拘泥形式,重视本质,如治学中“得意忘言”的思维。
    • 反向:警示勿忘本,如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中“忘筌忘蹄”暗含对功利主义的批评。
  3. 文学引用
    金代李纯甫《画兔》诗“忘蹄始见渠”,以忘蹄暗喻艺术创作需超越技法;清代文献则多用其反向含义,强调勿失初心。

  4. 使用注意
    该词属书面语,多用于哲学、文学领域。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如讨论方法论时多为中性或褒义,涉及伦理时可能含贬义。


“忘蹄”通过捕兔工具与结果的关系,揭示目的与手段的辩证性,体现了道家“重意轻形”的思想,后世文学中扩展了其批判性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暗同伴乐宝蜡瑸斒残损超放宠娇窗口楚津窜言答复灯树蜚翘高堂大厦狗屁不通乖迕轨尘滚珠孤檠豪壮鹤格横箫讙谤篲泛画涂互联网健存检邪井眢积薪候燎空前絶后冷嘲热讽粮食作物粝食粗衣罗刹江蛮酋朦胴勉劳末煤姆妈南去北来挐首内流流域暖烘縏袠桥堍啓手足绮宴生魄瞬间疏头孰与泰坛堂食叨光腕钏慰结温耎毋穷下地险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