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寬宏通達。《三國志·魏志·徐邈胡質等傳論》:“ 徐邈 清尚弘通。” 晉 葛洪 《<抱樸子>自叙》:“小子豈敢苟潔區區之懦志,而距弘通之大制。”《舊唐書·韓愈傳》:“ 愈 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
(2).謂弘揚流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竺昙摩羅刹》:“所獲《賢劫》、《正6*法華》、《光贊》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務,唯以弘通為業,終身寫譯,勞不告勌。”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時候,往往戒律蕩然,不知道是佛教的弘通,還是佛教的敗壞?”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弘通漢語 快速查詢。
“弘通”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現代語境中,“弘通”可引申為廣泛交流與信息暢通,例如形容跨領域合作或國際文化交流的順暢性。
“弘通”兼具“胸懷寬廣”與“傳播推廣”的雙重内涵,既可用于個人修養,也可描述文化傳承。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點。
《弘通》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廣泛流傳、傳達與交流。
《弘通》的部首是弓字旁,第1筆是橫,總共12筆。
《弘通》最早出現在《莊子·知北遊》一文中,用來形容廣泛的交流和傳承。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弘通》的繁體字是「弘通」。
古代的《弘通》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形狀古樸,更加裝飾性強,但整體意義和用法并無區别。
1. 他通過各種媒體和社交網絡弘通自己的理念。
2.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弘通亞歐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
3. 這個國際會議為各國政要提供了一個弘通交流的平台。
1. 弘揚:揚大、推廣。
2. 通達:通暢、順利。
3. 傳播:傳送、傳達。
廣傳、流傳、傳承
封閉、孤立、隔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