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契诃夫的意思、契诃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契诃夫的解釋

[Chekhov,Anton] (1860.1.29—1904.7.1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被視為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以語言精煉、準确見長,善于透過生活的表層探索,将人物隱蔽的動機揭露得淋漓盡緻。其作品在他逝世40年後,編成《契诃夫著作與書信全集》共20卷出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契诃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權威資料進行區分和解釋:

一、主流含義:俄國作家安東·契诃夫

契诃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29—1904.7.15)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與莫泊桑、歐·亨利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其核心特點包括:

  1. 文學成就

    • 創作了400餘篇短篇小說,代表作如《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等,擅長通過平凡故事揭露社會問題,如沙皇專制的腐朽、人性的虛僞。
    • 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代表作《櫻桃園》《三姐妹》等,以“潛台詞”藝術和現實主義風格著稱。
  2. 創作風格

    • 語言精煉準确,善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心理,被稱為“生活切片”式寫作。
    • 作品常隱含着對人性與社會矛盾的深刻洞察,兼具幽默與悲憫。
  3. 生平背景
    出生于破産商人家庭,16歲因家庭變故獨自謀生,半工半讀完成醫學學業。早年經曆塑造了他對底層社會的敏銳觀察力。


二、非主流含義:成語“契诃夫”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到,“契诃夫”被解釋為“兩人或物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學佐證,可能與詞語誤用或地方性表達有關,建議以作家身份為權威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生平,可參考高權威性文獻或傳記。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契诃夫

契诃夫(qiè hé fū)是一個漢字詞彙,拆分部首為“女”和“子”,筆畫數為12畫。該詞來源于俄國文學家安東·契诃夫(Anton Chekhov)的姓氏,用來指代他所創作的作品和表演形式。

在繁體字中,契诃夫的寫法為「契赫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契诃夫沒有固定的寫法,因為它是根據外來的俄語音譯而來,所以存在多個變體寫法。

以下是使用契诃夫一詞的例句:

1. 他熱愛閱讀,尤其是喜歡契诃夫的短篇小說。

2. 今晚電影院将上映一部改編自契诃夫的戲劇作品。

契诃夫這個詞形式上沒有組詞的概念,因為它是一個人名,主要用來表示該人的作品。

近義詞:俄國文學、契诃夫作品

反義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人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