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何況的意思、何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何況的解釋

(1) [let alone]∶不消說

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更何況一場革命

(2) [furthermore]∶更加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3) [what is more]∶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況且”

何況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這兒不好找,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

詳細解釋

亦作“ 何況 ”。用反問的語氣表達更進一層的意思。《後漢書·楊終傳》:“昔 殷 民近遷 洛邑 ,且猶怨望,何況去中土之肥饒,寄不毛之荒極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遊原澤》詩:“卿相非所盼,何況於千金。” 唐 元稹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詩之三:“雲高風苦多,會合難遽因;天上猶有礙,何況地上身。”《三國志平話》卷上:“ 劉備 言曰:‘功勞皆是咱軍,無功軍得賞,何況咱軍?’” 冰心 《關于女人·我的學生》:“物力還應當愛惜,何況人力?”


見“ 何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何況”是漢語中一個常見的遞進連詞,通常用于反問句,通過對比或追加理由表達更進一層的意思。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功能:用反問語氣強調事物間的遞進關系,常用于前後對比或補充理由。

    • 例:“學好母語尚且費力,何況學習外語?”()
    • 遞進邏輯:通過“尚且…何況…”結構,将後者的難度或重要性凸顯出來。
  2. 語氣特點:帶有反問色彩,無需直接回答,意在加強觀點。

    • 例:“他在陌生人面前都緊張,何況公開演講?”()

二、常見用法

  1. 對比遞進
    強調後者的程度更深或情況更特殊,常與“尚且”“連…都…”搭配。

    • 例:“古人尚且知禮,何況現代人?”()
  2. 追加理由
    補充另一層原因,類似“況且”,但語氣更強烈。

    • 例:“時間緊迫,何況任務複雜,必須立刻行動。”()
  3. 反問式否定
    通過反問表達“更不可能”或“更應如此”。

    • 例:“父母都勸不住他,何況朋友?”()

三、與近義詞“況且”的區别

詞語 語氣 結構特點 例句對比
何況 反問,強調遞進 常與“尚且”搭配,用于對比 “專家都難解決,何況新手?”
況且 陳述,補充說明 多用于并列追加客觀原因 “下雨了,況且路遠,改天去吧。”

四、古籍與現代用例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法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或語言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何況

何況(hé kuà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源自于古代漢語。它的意思是“更何況”、“況且”,表達一種比較或擴大論述的語氣。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何(人)、況(冫)

拆分筆畫:何(7畫)、況(7畫)

來源

何況最早出現在漢代文學家班固的《漢書·孝景本紀》中,用以加強論述的力度,擴大觀點的範圍。從那時起,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繁體

《何況》這個成語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沒有明顯的變化,仍然是「何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何況」的寫法有時會稍有變化,如何字可能會寫成「伉況」,況字則可能會寫成「況」。

例句

1. 我已經很累了,何況還要繼續工作。

2. 這個計劃很困難,何況我們的資源有限。

組詞

組詞:況且、況事後毀諾、況我何能

近義詞

近義詞:而且、況且、再說

反義詞

反義詞:雖然、但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