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get oneself] 形容得意忘形、高興之極的姿态
可見邪念迷心,竟忘其所以。——《三俠五義》
(1).形容得意或興奮得失去常态。《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誰想 滿生 是個輕薄後生,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公子此時是樂得忘其所以。” 茅盾 《子夜》十五:“ 吳荪甫 忘其所以的突然問道:‘呀呀! 和甫 !我們那八個廠沒有事吧?’”
(2).忘記了一切。《古今小說·楊八老越國奇逢》:“因事體年遠, 老王千戶 也忘其所以了,忙喚 王興 ,問其緣故。”
“忘其所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àng qí suǒ yǐ,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指因過度興奮、得意或沉迷于某種情緒,導緻失去應有的理智或舉止失态,帶有貶義色彩。
該成語既包含“忘記初衷”的字面義,更側重引申的貶義用法,強調情緒失控導緻的行為異常。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忘其所以》是一個短語,源自于《史記·刺客列傳》。它的意思是忘記事情的原因或緣由,無法理解、解釋某個事物的來龍去脈。
在《忘其所以》這個詞中,它的拆分部首是心,共有7個筆畫。
《忘其所以》這個詞最早見于西漢時期的《史記·刺客列傳》,形容刺客身上刻苦習武的冷酷無情。
《忘其所以》的繁體字是「忘其所以」,保持了簡體字的基本形态和組詞結構。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忘其所以」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總體上它的基本形态和部首仍然是「心」。
1. 他忘其所以,一時沖動,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2. 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完全忘其所以了。
衍生詞:忘記、忘懷、無所不在
忘記、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
記得、明白、了解、知道
【别人正在浏覽】